營海鎮(zhèn)位于膠州東南部,是膠州市唯一的沿海鎮(zhèn)。營海港的東營碼頭??苛酥苓叴迩f300多艘漁船,是全鎮(zhèn)漁業(yè)的中心。這300艘多艘漁船中,大部分都是300到400馬力的鐵皮漁船,其中半數(shù)開海后專捕鰻魚。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東營碼頭,喧鬧的漁港到處都是漁民的身影,他們買網(wǎng)、修船、準備物資,忙得不亦樂乎。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記者 王偉
船員忙得不亦樂乎
昨日下午3時,記者一行驅(qū)車從市區(qū)趕往碼頭,穿過東營村靜寂的街道時鞭炮聲依稀可聞,快到碼頭時變得震耳欲聾。漁民們遵照古老的祭海儀式,正在鳴鞭開路,船上紅旗飄飄,一派壯觀。碼頭的水泥地上鋪了一層紅色鞭炮碎屑,一位光膀子的漁民懷抱一?白色繩子疾步走到“魯膠漁60333”旁,將繩子扔到船上,然后跳了上去。 “今天下午的任務(wù)就是綁鰻魚籠子,我們四五個人三四個小時就干完了。 ”小于今年30多歲,在聊城老家休整了三個月后,他五天以前返回碼頭準備出海。他一邊說話,一邊低頭整理地上打了結(jié)的繩子。
“綁籠子的時候再看看籠子的扣子扣緊了沒有,仔細一點。”一旁的船老大老李對船上的三名船工說。老李是營海鎮(zhèn)當(dāng)?shù)卮迕瘢?6歲那年跟隨父輩出海,此后22年的時間里一直跟大海打交道。幾年前他跟同村人合伙買下了這艘鐵皮漁船,當(dāng)起了船老大。“什么船老大,也是跟著出海干活的,比誰都忙都累,開海前的這幾天可累死了。 ”老李笑著說。
半數(shù)漁船專捕鰻魚
東營碼頭半數(shù)漁船都專捕鰻魚,老于的船上準備了近5000個鰻魚籠子。記者看到,鰻魚籠由籠身和籠口兩部分組成,籠身呈圓錐形,長約60厘米,籠口有小柵欄。 “這種誘籠以小鲅魚作為誘餌,籠子中間有孔和柵欄,鰻魚可以鉆進來尋找誘餌,但是一旦進入,便無法出去。”老李說。船員們將鰻魚籠口扣到籠身上后就開始綁籠子,每隔8米綁一個,直到將4000多個籠子全部綁到繩子上做成鰻魚網(wǎng)。
老李告訴記者,他們從東營碼頭趕到中韓、中日交界的公海需要航行兩天兩夜,到達捕魚海域后,就將籠子全部下海,大約等待3個多小時,就開始起籠子。“好的時候一網(wǎng)就能收兩三千斤鰻魚,不好的時候可能不到一千斤。 ”老李說,起網(wǎng)后一個籠子里一般有一二條鰻魚,多的時候里面能鉆進去四五條。記者采訪了解到,鰻鱗,又稱海鰻或鰻魚。每年春夏季時北上進行生殖洄游,秋冬季南下越冬洄游。途經(jīng)我市近海海域的屬黃、渤海群,洄游于濟州島西南越冬場與海州灣及渤海之間,5—6月進入海州灣北上,10月以后向東南洄游。九月開海后,中日、中韓交界海域有鰻魚魚汛,成了很多漁民的開海目的地。
船員招工越來越難
“我那個老鄉(xiāng)這次沒跟我一塊回來,家里人不讓他來了。”船工小于說。招工難問題也讓船老大老李頭疼不已,“還有兩天就出海了,現(xiàn)在就招了四個人,湊不夠六七個人,看來趕不上第一天出海了。 ”老李告訴記者,目前招船員一年難于一年,以前船員們中還有本地人,但現(xiàn)在本地人愿意干這一行的越來越少,他目前所招的四個船員中,兩個來自聊城人,其他兩人分別來自濟寧和棗莊。“現(xiàn)在當(dāng)?shù)氐哪贻p人都不干這行了,寧愿去市里打工也不遭這個罪。出海捕魚太辛苦了,還有風(fēng)險。 ”現(xiàn)在的船員都是從勞務(wù)公司招的,大多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外鄉(xiāng)人。 “船員經(jīng)驗是非常重要的,我現(xiàn)在身邊只有一個船員跟著我干了兩年,其他都是新招的,還得從頭教。 ”
老李告訴記者,不少船老大開出每月一萬多元的工資招聘有經(jīng)驗的漁民,仍然難以找到各方面操作技能都很熟練的船員。因為沒能招齊船員,所以不少漁船的出海時間只能再往后推。
“我們隨船帶回來的鰻魚不多,一般也就往回捎個五六百斤,其他都直接賣給海上的收購船了。 ”老李告訴記者,鰻魚的收購價格一般在每斤二三十元。記者采訪了解到,東營碼頭附近有專門加工鰻魚的加工廠,每年到了鰻魚魚汛季節(jié),加工廠也會收購漁船帶回來的鰻魚,工人們將鰻魚肚子里面的內(nèi)臟清理干凈后直接放進保鮮池中冷藏,然后再進行深加工,部分鰻魚深加工后出口日本等國。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