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因大集“走紅”的西海岸新區泊里鎮又“搶跑”了
在全市率先“嘗鮮”氫能共享單車
首批200輛單車投入使用 真正實現零排放 續航可達100公里
本報6月8日訊 打開微信,掃碼開鎖,你就可以騎著最新的氫能共享單車上路了……近日,我市首批氫能共享單車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泊里鎮舉行試乘儀式,由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首批200輛氫能單車上線投入使用。本次投放的氫能單車服務范圍覆蓋泊里鎮域及周邊區域,共設置338個規范停放點位。氫能共享單車以其零排放、長續航的特點,受到眾多市民關注。
“這款單車不需要充電,它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動力,是真正的‘零碳出行工具’。”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博告訴記者,氫能共享單車配備了APP控制系統,工作人員通過該系統可實時監測車輛剩余氫量,當氫量不足時,工作人員會及時更換氫罐,徹底解決了傳統電動自行車充電時間長的問題。
跟傳統的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更環保,行駛過程中,車輛僅排放水蒸氣,真正實現了綠色環保。同時,續航能力相較于傳統電動自行車更為出色,一次換氫可以行駛100公里,尤其是在冬天,續航不打折。
此外,由于車身采用輕量化設計,騎行更加省力。
據介紹,氫能單車上線設定為期一個月的試乘期,試乘期內前10分鐘收費2.5元,超出后,每5分鐘加收1元(不足5分鐘按5分鐘計算),試乘期內費用按照八五折收取。試乘期結束后,收費標準會根據相關規定作出相應調整。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氫能電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這兩年爆發式增長,得益于光伏電解水制氫的發展,成本越來越低,這使得氫能電車快速發展。根據網上公開報道,目前使用氫能的電動車并不多,為何青島起步這么早?此前,中國石化青島煉化攻克了耐氯電極技術、高性能極板設計以及海水循環系統等關鍵技術難題。2024年12月1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試運行全國首個工廠化海水制氫項目。該項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氫與綠電制綠氫結合的模式,每小時可生產綠氫20立方米。在綠電制氫領域,青島也一直不斷發展。今年5月30日,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一期首批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配套的綠電制氫項目,是全省最大的綠電制氫項目。一批新能源項目的建成,為氫能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泊里鎮為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國資平臺,是西海岸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承擔著青島市氫能產業園投資運管任務。該公司重點開展新能源領域尤其是氫能領域“制、儲、運、加、用”相關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等重大項目的融資、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創新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培訓服務、成果轉讓等綜合業務,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氫能產業協同發展平臺。
隨著氫能技術的不斷成熟,氫能共享單車有望成為未來城市短途出行的重要選擇。此次試乘儀式的舉行,標志著泊里鎮在綠色交通領域又邁出堅實一步。通過自主研發氫能共享單車運行平臺,開創了山東省鎮域投放運營氫能兩輪車的先河,按下了青島氫能產業園產業發展的“加速鍵”。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欒丕煒 通訊員 丁霞)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