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物流業:“四港聯動”強樞紐提能級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塔吊林立的碼頭晝夜不息,跨境班列的汽笛劃破長空,國際貨機的引擎響徹云霄……行走在青島的陸海空鐵樞紐節點,處處能感受到物流業高效運轉的澎湃活力。
今年以來,青島現代物流產業加速發展,在降本增效、通道網絡、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整體呈現“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良好發展態勢,“海陸空鐵”四港聯動的交通物流樞紐能級進一步提升。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上半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3.9%,好于全國(14%)0.1個百分點,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提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51.9%,各月均處于50%以上的擴張區間,反映出物流總需求保持擴張,企業內生動力較強。
通道樞紐能級持續提升
依托“四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定位,青島加快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全面起勢,通道樞紐能級持續提升。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青島排名躍升至第13位,繼續領跑中國北方港口群。
海向,搶抓新版港口總規獲批機遇。上半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638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2.1%和7.8%。新增航線數量創歷史新高,集裝箱航線達到230條,構建起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700多個港口的密集網絡。海鐵聯運優勢進一步鞏固,沿黃內陸港增至54個、海鐵聯運線路86條,上半年完成海鐵聯運量150.3萬標準箱,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陸向,中歐班列與國際道路運輸雙向發力。今年1月,青島成功獲批建設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創新開行“青島—塔什干”快速班列,換裝時間由7天大幅縮短至1天,運輸效率顯著提升。TIR國際道路運輸蓬勃發展,常態化運行中俄、中吉烏、中哈3條線路,覆蓋俄羅斯和中亞地區主要物流節點城市,上半年發運TIR車輛208車次,同比增長188.9%,培育TIR持證人企業16家,數量與發運規模均居全國首位。培育中外運華中等3家具備GMS國際道路運輸資質企業,圓滿完成中國至越南國際道路運輸線路開通任務,示范帶動效應顯著。
空中,航空物流樞紐功能增強。上半年,青島機場累計開通運營客貨運航線198條,持續強化日韓及上合區域的門戶樞紐優勢。開展省內首例啟用智能卡口系統完成的“國際空側入貨直轉”業務,通過集約化作業,將貨物保障時效從4小時壓縮至2小時,顯著降低鮮活貨物貨損率和倉儲物流成本。加快發展低空經濟,北方首條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運輸航線已經啟用,實現陸島間寄遞物流“空中直達”的新突破,積米崖港與靈山島低空物流“10分鐘即達”。
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項目建設是支撐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上半年,青島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并得到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專項資金的強力賦能。以此為契機,青島聚焦陸港、空港、海港核心樞紐,精準補強青港物流智慧場站、海豐航運智能倉儲物流等30余個重點項目,全方位提升中歐班列集結、海鐵聯運銜接及航空貨運轉運能力。
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在近期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產業鏈供應鏈青島會議——物流運輸國際合作對話對接會上,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上合國際樞紐港新城運營中心、中歐班列(上合快線)通關咨詢聯絡點等多個項目揭牌,標志著青島在構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中邁出關鍵一步。其中,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項目依托“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規劃建設中歐班列集結操作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等六大功能區域,通過高標準倉庫、專業化管理、數字化系統,打造“物流+貿易+金融”的班列生態圈,顯著提升中歐班列集結能力,推動物流企業降本增效。
在深化國際物流合作方面,青島也取得了積極進展。聚焦低空物流、智慧物流、倉儲物流等重點領域,加快構建多層次招商引資體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青島舉辦TIR跨境運輸發展研討會、數字化倉庫金融座談會,有效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攜手山東省物流與交通運輸協會,舉辦2025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大會,助力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組織召開第四屆國際物流博覽會,促成多個物流項目簽約。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青島已啟動“十五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將突出“物流降本增效、國際航運中心”雙核驅動,聚焦強樞紐、暢通道、聚產業,爭取將更多重大項目納入規劃,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更多青島力量。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