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炎炎七月,健康度夏有妙招!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7月健康提示→
進入7月以后,青島的天氣將以炎熱、潮濕為主,部分病原生物繁殖旺盛,蚊蟲、蒼蠅等病媒生物活躍,易造成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的發生。今天,青島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發布7月健康提示,市民及來青游客應注意預防傳染病。同時,7月高溫來襲,廣大學生迎來暑假,市民還需注意防暑及學生暑期安全教育。
預防腸道傳染病
市疾控中心專家彭佳慧提醒,腸道傳染病是一組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手足口病、細菌性腹瀉等。
市民應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尤其是飯前便后、準備和加工食物前,更要做好手衛生。
市民還要注意飲食安全,不要喝生水,食物需燒熟煮透后食用,貯存和加工食品時,需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不生食魚、蝦、蟹、貝類海產品,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
市民要避免接觸病人,盡量減少與腸道傳染病病人的接觸,病人用過的餐具、水杯、便器、臥具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傳播。
提高機體免疫力尤為重要,市民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勞逸結合。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預防蟲媒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是指由蚊、蜱、螨、虱和蚤類等節肢動物為傳播媒介的一類傳染病,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發熱伴等。有國外旅居史的歸國人員、野外踏青人員等要更加注意。
彭佳慧提醒,有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旅居史的歸國人員,若入境時已有發熱或已確診登革熱、瘧疾,請報備海關并及時就醫,告知醫生旅居史和感染史,并避免外出活動。歸國人員返家后,應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并做好防蚊、驅蚊工作。
夏季市民要做好防蚊和滅蚊措施,可以在室內安裝蚊帳、紗窗等防蚊用具,使用電熱蚊香等滅蚊用具以減少蚊蟲叮咬,前往戶外場所時提前使用驅避劑。此外,市民要注意清除居住地附近水坑、石穴、污水溝及缸罐積水容器等伊蚊孳生地。
市民出國旅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登革熱、瘧疾等蟲媒傳染病流行情況,準備長袖長褲、驅蚊液、蚊香等防蚊用品,并選擇有空調、蚊帳或紗窗的住宿場所,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的樹叢等陰暗處逗留。
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專家提醒:七月部分呼吸道疾病仍會保持一定流行水平,廣大市民需提高個人防范意識,關注百日咳、新冠病毒感染、猩紅熱等。嬰幼兒、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流動務工人群等要尤為注意。
彭佳慧提醒市民,要做好個人防護,常規做好“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風”等衛生措施,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市民在生活中應保持健康行為,保持心情愉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如睡眠充足、營養均衡、適度鍛煉等。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對免疫規劃疫苗可預防傳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兒童應按國家相關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非免疫規劃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按照自愿自費的原則進行接種。
市民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要及時到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若發病前有外出旅居史、異常癥狀人群接觸史等應及時告知醫生,同時盡可能詳細回復醫生有關問詢,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預防高溫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中暑后,輕則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等,重則可表現為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四肢濕冷、面色蒼白等,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多器官功能損傷。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戶外作業人員為中暑的高發人群。
彭佳慧建議市民,高溫天氣時,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的攝入,不應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在露天或高溫環境下工作者,需加強通風降溫,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合理調整工休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市民要關注天氣預報和高溫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等,外出時盡可能選擇陰涼處行走或活動,避免太陽直曬及體力消耗。
市民一旦出現中暑,應及時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平臥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如果中暑癥狀比較嚴重,出現昏迷、高熱、惡心、嘔吐、脫水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暑假出游健康小貼士
專家提醒,預防傳染病:出游前做好攻略,盡量避免前往傳染病流行地區。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在戶外活動時,應采取防蚊蟲措施。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市民要了解目的地近期天氣情況,高溫天氣盡量減少出游。外出時注意防曬,減少劇烈活動并注意及時休息,多補充水分。市民最好不要在暴雨、雷電等天氣和易發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環境逗留、游玩。
外出就餐要選擇環境干凈的餐館;盡量吃熟食,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生熟分開,剩余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剩飯剩菜食用前應徹底加熱。不要采摘和食用野果、野蘑菇等。
在水邊游玩時,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兒童游泳時,要有成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如果自駕游,要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同時避免疲勞駕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