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需求平穩增長 今年1—4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6%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3日)公布今年前四個月物流運行數據。4月份,我國物流運行頂住外部沖擊壓力,展現較強韌性與發展潛力,整體保持平穩向好發展態勢。今年1—4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15.3萬億元,同比增長5.6%。
從結構來看,生產和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有效支撐國內物流需求保持韌性。具體來看,1—4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7%。其中,4月份多數行業和產品物流需求保持增長,41個大類行業中增長面達87.8%,特別是裝備制造物流需求增速達9.8%,高技術制造相關物流需求同比增長10%。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圍繞著智能制造和相關的制造業物流需求,以及產成品的這種物流需求還是保持增長的狀態,反映出我們整個經濟韌性比較強。
從消費來看,1—4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9%,較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政策效應顯著,疊加短視頻、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助力,居民消費物流需求穩步增長。線上電商消費活力強勁,1—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8%,較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 姜旭:通過物流的流程的優化,實際上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形成了及時響應,擴大了消費的空間結構,促進了效率的提高,也進一步推動了消費的升級。
另外,受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影響,進口貨物物流總額有所回落,但降幅在收窄。1—4月份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同比下降4.1%,較一季度收窄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中,機床、集成電路進口物流量保持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2.9%和8.0%。
基礎設施投資拉動顯著
物流供給量質齊升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和“兩重”建設深入推進,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穩步增長。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物流實物運輸量總體保持穩定。
1到4月份,物流相關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9%。“兩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設備購置投資引領作用突出,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26.9%和13.9%。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聯通提質工程進展順利,“6軸7廊8通道”主骨架網絡建成率已達90%。1到4月份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均值為51.6%,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4月份該指數達到53.6%,創近三年新高。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圍繞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完成額,特別是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增長是比較好的。通過這種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物流的運轉,支撐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另外,物流實物運輸量總體穩定,鐵路、公路運輸保持暢通,多式聯運與航空物流增長迅速。1—4月份,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同比增長3.6%;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5.0%;國家鐵路累計發送鐵水聯運集裝箱貨物538.1萬標箱,同比增長19.1%;貨郵運輸量累計304.2萬噸,同比增長13.0%。
物流服務價格趨穩
微觀主體經營穩健
從物流服務價格來看,隨著供需逐漸改善,物流服務價格整體穩定,并且有所改善,物流微觀主體經營總體穩定,部分指標出現回升跡象。
1到4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4.4萬億元,同比增長4.7%。4月份,物流服務價格整體穩定且有所改善。海運市場方面,4月份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052.13點,環比上漲0.1%。公路運輸領域,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環比回升0.23%。
重點調查顯示,物流微觀主體經營總體穩定,部分指標在4月份出現回升。1到4月份,重點調查物流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長7.3%,較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重點企業供應鏈合同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2%,物流企業加速向價值創造方向轉型,有效增強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能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供需環境、供需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也帶來了相對充足的物流需求訂單,帶動了物流企業營收或利潤的向好。
專家表示,從后期走勢看,隨著“擴內需、促消費”等多項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或將加速,物流服務也需同步提升供應能力與效率。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