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eomic"></kbd>
<strike id="eomic"></strike>
<strike id="eomic"></strike>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家長與老師都是獨生子女 溝通模式更趨向平等

2014-09-10 09:31:02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洛克
   “老師你就說吧,有什么要求,我們去做行了。”“老師,我覺得咱們可以這樣……”最近三五年,青島寧安路小學教師劉坤感覺,隨著獨生家長的增多,她與家長的溝通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轉變。比如班里舉辦活動需要家長參與,以前的家長傾向于聽老師分配任務,積極配合;而對于如今的家長,她總是先和他們湊湊意見,集思廣益,共同決策。 

    在上一篇,我們關注了獨生家長與獨生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在這一篇,我們來看看獨生家長與獨生老師在溝通時呈現怎樣的特點。 

1 從“權威”到朋友 

    劉坤也是獨生子女,她出生在1979年,從教已有10來年了。在以前,她常聽家長習慣性地說這樣一句話:“老師,孩子就交給你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如果給家長發家長信,有不少家長在簽字之后還會寫道:“老師,我保證做到。”“感覺那時候的家長把老師當做一種權威。”劉坤說,而近三五年,家長自身是獨生子女的越來越多,他們思想活躍而多元,并且樂于表達自我,對老師那種“權威感”變得越來越淡。“更像是朋友一樣。”她說。 

    學校有一項活動,是評選最美教室。劉坤記得,在幾年以前,她會打電話給家長:“聽孩子說你書法很好,能不能抽空寫幅字掛到班里?”那時候,家長習慣聽老師分配任務,也會積極配合。如果老師不分配任務,而是由家長毛遂自薦,家長反而不知道要怎么辦,他們會說:“有什么要做的,老師你直接說行了。”而如今,同樣是評選最美教室,劉坤會在群里發消息說:“咱們大家來湊湊意見吧……”家長則會積極獻言,共同決策。 

    對于這種轉變,劉坤說,老師的觀念在進步,但也不可否認,有家長推動的因素在其中。她說,時代在進步,學校教育不能是老師的“一言堂”,老師要主動轉變觀念;而另一方面,獨生家長比非獨家長更樂于表達自我、彰顯個性,他們需要一個發聲平臺,老師如果不提供這個平臺,肯定是不行的。 

2 “一塊打CS去吧!” 

    壽光路小學教師王珊所舉的例子似乎能進一步體現獨生老師與獨生家長之間“朋友”式的溝通模式。同樣是獨生子女的她告訴記者,獨生老師、獨生家長與獨生孩子就像兩個大朋友與一個小朋友一樣,大家都愛玩,都喜歡打游戲,都喜歡流行文化和明星,這樣就容易走到一塊。“比如到假期了,有的老師會在群里號召:‘咱們一塊打CS(一種模仿軍隊作戰的戶外游戲)去吧!’然后就有很多孩子和家長響應。有時候家長也會在群里號召:‘咱們去野營吧,老師也一起吧!’”王珊說。 

    在王珊看來,除了興趣愛好相近,獨生老師、家長與孩子能玩到一起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獨生子女的權威意識比較淡,比較追求平等,而平等可以有效減少溝通障礙。這種平等不在于身份,也不在于年齡,獨生老師與獨生家長之間是平等的,這二者與孩子之間也是平等的。 

    周芬是某校二年級孩子家長,她出生在1980年,是獨生子女。她認為,在當下,“平等”對家校溝通來說很重要。她說,在家庭教育中,她與很多同齡家長一樣,提倡平等、民主,比如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勇敢提出質疑,參與家庭決策等。但是孩子上學之后,當他對老師的某個要求提出疑問時,有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師就難以接受,覺得孩子不聽從統一指揮,于是就找家長來談話。“獨生老師能更平等一些,比較好溝通。”她說。 

3 合作伙伴也會有摩擦 

    盡管獨生家長與獨生老師因“平等”二字而容易溝通,但這并不代表沒有摩擦。某校一位劉姓獨生老師向記者講述,她班上有一些獨生家長對于某些教育理念比較固執己見,比如有的家長推崇賞識教育,不僅在家庭活動中總是賞識孩子,還希望老師經常賞識孩子。“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孩子寫字比較潦草,就提醒他注意一下,還拿另一個孩子的作業本給他看,希望借此來激勵他做得更好。”劉老師說,“孩子可能是回家跟家長說了,結果家長就給我打電話,說我應該多賞識孩子,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這樣會給孩子增加壓力。” 

    劉老師認為,賞識教育固然有其道理所在,但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個人來說,她并不完全贊同家長的觀點,但作為老師,她又不宜與家長起爭執。“說實話,如果對方是非獨生子女,我可能會比較直接地說出我的觀點;但對方是獨生子女,我就不得不慎重了。”她說。 

    是什么讓劉老師有所顧慮呢?她解釋,非獨生子女由于從小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比較容易接受讓步和妥協,對于不同觀點,他們的心態也比較平和;但是獨生家長相對而言更加自我,希望別人認同自己,如果老師直接反對,他們可能接受不了。“獨生家長不是聽不進反對意見,但是你得找一個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她說。 

    劉老師說,雖然在一些觀點上有不同,但好在家長與老師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這樣的話,即便老師與家長不能成為朋友,也能成為合作伙伴。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王沐源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青娱乐2017年精品视频在线|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