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月27日訊 《太清水月》有古典舞意境的美,《少年聶耳》以當代舞傾訴情懷,《我的大學》展示芭蕾的高雅,膠州秧歌扭出山東特色。昨晚,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共同策劃主辦,青島多家單位及媒體參與協辦的青島市首屆“圣元杯”市民“五王”才藝大賽決賽“舞王”比賽,在青島大學劇場舉辦。10支舞蹈跳出不同舞種的美,讓這一晚的比賽美輪美奐。最終,來自城陽的小學生們以《小海豚》贏得“舞王”金獎,王劍鋒以當代舞《少年聶耳》獲得銀獎,滕海倫領銜老年芭蕾舞者獲得銅獎。
火紅的秧歌真“紅火”
膠州秧歌作為青島的一個特色舞蹈,活躍在舞臺,更活躍在民間。昨晚的“舞王”決賽,三組不同風格的秧歌群舞,展示了秧歌在青島的紅火。
1號節目《激情飛揚晚霞紅》由平均年齡56歲的大媽級演員組成,她們為了強身健體走到一起練健身球,組秧歌隊。“熱情奔放,風格濃郁。這批舞者所呈現的膠州秧歌,對于老年人身體的訓練、晨練,可以推薦普及。”評委、國家一級編導趙士軍是民族民間舞專家,發出如此評價。
《火紅的秧歌扭起來》第二個扭上舞臺。“扭得那個美啊。” 評委、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王小燕連聲贊嘆這支舞蹈的編排,“扭出了快樂,扭出了幸福。”點評專家、著名舞蹈理論家馮雙白表示“山東秧歌有那個美勁兒,三道彎,媚死了。”
《櫻桃紅了》這支秧歌則更具有農家氣息。評委、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趙鐵春評價這支舞蹈讓他仿佛到了櫻桃園,嘗到了好吃的櫻桃。他介紹膠州秧歌是老一代舞蹈家深入地方整理出來的,很高興看到這些舞蹈活躍在舞臺。
“小精靈”老舞者感動現場
成年舞者的舞蹈更純熟、技術含量更高,但小朋友和老年人的舞蹈更多出了讓人感動的元素。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小小鳥》,有故事情節,有寓意。“通過一個小小的舞蹈訴說一個故事,特別感人。孩子們訓練有素,隊伍非常好。”趙士軍給出高評價。最后出場的《小海豚》活潑可愛,同樣來自城陽區,孩子們俏皮的表演,“捕捉了海豚的特點”趙士軍評價“非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終這支舞蹈獲得全場最高分。
68歲的滕海倫帶著一群老年芭蕾舞者上場,贏得臺下一陣陣充滿敬佩的掌聲。足尖上的藝術對于年輕人都是挑戰,但這支五六十歲舞者組成的隊伍舞出的《我的大學》,不僅展示了芭蕾的美,也展示了青島老年舞者的精神。“這支舞蹈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王小燕高贊這支隊伍“無與倫比”。
有缺憾的“小海豚”最美
一群可愛的小海豚在舞臺上魚躍起舞,全場觀眾跟著歡樂起來;一只小海豚不小心掉了道具帽子,依然微笑舞蹈的她贏得評委點贊。“這點缺憾,反而襯出青島后輩人才大有希望”。評委李偉健如此評價,這支《小海豚》舞蹈不僅天真活潑,而且小小舞者就不慌不忙,有前途。
《小海豚》是城陽實驗小學原創舞蹈,舞蹈老師趙晨多介紹自2011年入校執教,她就帶著這支隊伍,《小海豚》有23個小演員,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都有。在臺上掉了道具帽子的紀卓睿11歲了,她說平時老師就告訴大家在臺上有失誤不要慌張,“我其實很緊張”,但仍然堅持笑著跳舞。
“《小海豚》這個題材在青島接地氣,小朋友表演小動物非常有靈性,舞蹈動作表現海豚魚躍很可愛。”趙晨多說作為10號選手最后出場,當評委們給8號、9號連續打出90以上的高分,“我們對拿第一名反而有了信心!”趙晨多笑言“群眾力量大!”
今晚7時,“琴王”決賽將在青大劇場上演,QTV-3將現場直播。(記者 侯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