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隨著中國老年人口不斷攀升,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據相關部門統計,50-60年代的人群已經逐漸步入養老大軍,而其子女大多是70-80年代的獨生子女,這些子女面臨著巨大的養老壓力。
針對養老置業問題,日前,本刊聯合某網站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顯示,七成多年輕人選擇同父母分開居住,八成多調查者則表示未來想要給自己或父母買套養老房。
一碗湯戶型受歡迎
近五成購房者認為步行10分鐘為兩代人理想居住距離
從此次調查參與者來看,近九成人員年齡在20-40歲之間,父母養老問題已經擺在了他們很多人面前。
從調查結果看,近五成參與者認為父母和自己居住的房子之間的距離應當在走路約10分鐘路程;另有三成多人群認為只要在一個行政區內就可以接受;接受同住一個房子的調查者僅占到3.33%,而這個結果同另一項調查相呼應。在關于是否與父母同住的調查中,73.33%的參與者表示不贊成成家后再同父母住在一起。
對于子女和老人居住距離到底應該為多遠?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提出“一碗湯的距離”,指子女從自己家中給老人住處送去一碗湯,湯送到老人手上還不會降溫變涼—以此來形容親子間相對獨立,又不失親密的距離。從這一點上講,走路十分鐘的路程大約也為“一碗湯”的距離。
據了解,當前,青島也有開發企業打出“一碗湯的距離”這樣的營銷手段,推出子母房,據稱現場觀眾咨詢者很多。而前段時間剛剛為父母置換了房子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現在給父母買的房子就在自己目前居住的樓盤旁邊,同一個小區,帶電梯,這樣,不僅方便現在老人幫助他們照顧孩子,也方便他們將來照顧老人。
養老地產大有市場
超八成人想要買一套養老房
老人年齡大了,或者自己也將慢慢變老,有沒有想過給自己或者老人買套養老房呢?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參與者表示想過要買一套養老房,但是目前還沒有買,僅有16.67%的調查者表示從來沒有想過買養老房。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島城未來養老地產市場空間巨大。
而在眾多想購買養老房的調查者中,生活配套、醫療和環境以及交通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幾個要素。其中,21.74%的調查者認為生活配套最重要;19.57%的人認為環境非常關鍵;18.84%的人認為醫療最主要;15.22%的調查者很看重交通;12.32%的人認為物業服務的好壞也是決定是否購買的要素;而看重文娛配套和升值潛力的人各占5.8%。
受上述相關購買要素的影響,參與者最喜歡在嶗山區和西海岸實現自己的養老房夢想,其中,33.33%的參與者愿意在嶗山區;26.67%的人選擇在西海岸;16.67%的參與者選擇在李滄區。
總價不要太高,面積不要太大
調查中發現,對于養老房的面積,選擇在60-80平方米之間和80-100平方米之間的人各占40%;6.67%的人想買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的養老房;4%的人則選擇購買100-144平方米的大戶型房子。
相對應面積,42.11%的人能接受的養老房購房款為60-80萬元;31.58%的可以接受的總返款為80-120萬元;60萬元以下的人占整個調查人數的15.79%;其余比例人數表示可以接受150萬-200萬之間的房子。
而對于當前青島養老地產整體水平,大部分人都表示不滿意,其中,一半的調查者表示市場一般;另外46.67%的人認為市場不太好,未到達基本養老需求;剩余的人表表示目前青島的養老地產做的非常不好。
最后,在針對“以房養老”話題的調查中,五成以上的人認為“以房養老”是個靠譜的事情;但是其中四成多的人還是選擇傳統養老方式;僅有一成的人表示會愿意嘗試一下這種模式;另外,兩成的采訪者表示“以房養老”就是個不靠譜的事情。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