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只有小學學歷的中年人組成電話詐騙團伙,網上購買在校學生的信息,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劇本”,然后按照劇情進行角色扮演,分工合作,分別冒充老師、醫生等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謊稱學生生病或受傷住院、急需醫療費,詐騙學生家長錢財。近日,有多名青島市民先后遭到此類電信詐騙案件。青島市反電詐中心迅速成立由刑警支隊、市北分局、網警支隊等警種組成的專案組,克服重重困難,歷時47天終于將七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緝拿歸案。成為島城反電詐中心成立以來,成功破獲的首起電信詐騙案件。
騙子假扮老師和醫生嚇唬家長騙錢
徐先生的孩子在島城一所中學上初二,9月21日11時07分,青島市公安局110接警臺接到民徐先生報警稱,自己50分鐘前接到青島本地手機號15610008742的來電,稱是其女兒的班主任,說女兒在學校摔傷有生命危險現在青島東部市立醫院搶救,而另一名自稱市立醫院大夫的中年男性則在電話里讓自己立即給醫院指定銀行賬戶匯款,否則不給動手術。徐先生說,對方精確地報出了孩子姓名和班級,說孩子病情嚴重,已緊急送到市立醫院,讓他趕快帶錢來。“接電話后,我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去市立醫院西院區。”徐先生說,結果就在自己去往醫院的路上,“好心”的騙子又冒充老師提醒自己別走錯了醫院,孩子現在已經在市立醫院東院。“這樣一來我深信不疑,再加上我當時光顧及孩子健康處于驚慌狀態,并沒有及時核實情況,即讓親戚通過支付寶從建設銀行賬戶向犯罪嫌疑人指定銀行卡匯款1萬元。”徐先生說,直到自己趕至醫院未發現其女兒,經向學校詢問才發現被騙。“騙子很狡詐,故意使用青島本地的不記名電話卡進行行騙,讓家長誤以為是青島當地市話。”辦案民警遼寧路派出所民警于延鵬介紹。
緊接著又一名市民王女士也打進電話報警稱接到15610008742的來電,一名女青年和一名中年男子分別假冒學校班主任和市立醫院大夫,稱其兒子在學校摔倒受重傷需要動手術,要其向指定賬戶匯款5萬元,王女士慌亂之中也未及向學校、醫院核實情況,即于14時20分向嫌疑人賬戶匯款5萬元,后發現被騙。從21日11時至22日17時,除這兩起電信詐騙案之外,島城還發生7起類似案情未遂案件。經查詢檢索打防控平臺案件系統,又發現9月5日李滄分局受理的樂先生被詐騙案(案值2.5萬元)、9月19日市南分局受理的劉先生被詐騙案,作案手段完全相同,遂串案偵查。市局隨即成立了由刑警支隊、市北分局、網警支隊等警種組成的專案組,全力偵辦。
青島干警遠赴福建泉州
專案組經過緊張的調查,發現犯罪分子使用的詐騙電話發起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鎮X347縣道周邊,專案組立即派出五名偵查員趕至泉州展開調查。同時,經查詢相關銀行、銀聯等部門,查明詐騙嫌疑人是在廈門的某銀行ATM機和某食雜店通過POS機提取、套取的現金,立即派出另一路偵查員趕赴廈門展開調查。與此同時,圍繞詐騙使用的手機卡,第三路偵查組組成,重點調查手機卡的來源地及流向。
掌握了作案手機號碼的銷售渠道,偵破的道路似乎一馬平川,只要順著手機卡順線追蹤,就可將嫌疑人一網打盡。但當專案組趕至福建泉州和廈門時,案情偵辦卻很快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一是執法辦案環境惡劣。泉州,位于我國福建省東南,被稱為我國的電信詐騙之鄉,公安機關多次打擊仍屢禁不止,而刑釋人員不僅重操舊業,更以老帶新,還利用自己被打擊處理的經歷研究如何對抗公安機關偵查、逃避公安機關打擊。二是地理環境復雜。犯罪嫌疑人分別居住在南安市蓬華鎮、永春縣仙夾鎮,兩地均位于天柱山西麓,山高坡陡,地勢復雜,交通不便,且處在南安、永春、安溪交界的“三不管”地帶。三是氣候環境較差。泉州、廈門氣候條件多變,偵查員剛抵達泉州開展工作,兩場風力達到12級以上的臺風、山區洪水塌方兩只攔路虎就擋在了面前,盡管專案組成員克服困難、頂風冒雨開展工作,但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及惡劣的氣候,使得當地技偵始終無法對嫌疑人進一步精確定位。
“要想對嫌疑人精確定位真的很困難。”辦案民警于延鵬說,此次異地辦案他們一共出動了25名戰友,“為了不暴露目標,我們盡量挑選個子較矮的同事參戰。”于延鵬說,嫌疑人所居住的村子村民警惕性很高,家家戶戶都養著狗,只要有陌生人進村,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獲悉。“為了深入犯罪嫌疑人藏身處,近距離觀察犯罪嫌疑人活動規律,分析犯罪嫌疑人匿藏地點,我們多次化妝成電力維修工人跟隨當地偵查員一同進村摸底。”于延鵬說。同時,廈門偵查組對取款人進行摸排,將銀行及街面攝像頭視頻全部拷回,全憑肉眼一分一秒篩選,經幾十人次、數百小時努力,發現經過精心偽裝的犯罪嫌疑人。青島偵查組以販賣手機號碼的違法人員提供的快遞信息所留電話為突破口,確認福建省南安市蓬華鎮蓬島村的郭某龍有重大作案嫌疑。
七名嫌疑人一網打盡
隨著偵查工作的逐步深入,郭某龍、鄭某明、鄭某才、洪某意、洪某生、黃某(女)、洪某川(女)逐一被關聯出來。在基本確定嫌疑人身份后,專案組認真研究抓捕計劃。根據各方匯總信息,果斷決定在11月3號凌晨兵分四組(廈門一組,蓬華鎮一組,仙夾鎮一組、仙夾鎮二組)同時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在福建方向,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大力配合下,克服了嫌疑人居住的村莊都是在深山中,居住的房子都沒有門牌號等諸多困難,喬裝打扮進入村裝,準確找到嫌疑人郭某龍、鄭某明和鄭某才的住處,于凌晨5點將其抓獲。在廈門方向,抓捕組預定時間到達抓捕點,將嫌疑人住處包圍,準時將犯罪嫌疑人洪某意、洪某生、洪某川(女)、黃某(女)抓獲。至此,三地四組在同一時間將7名犯罪嫌疑人郭某龍、鄭某明、鄭某才、洪某意、洪某生、洪某川(女)、黃某(女)全部緝拿歸案,現場繳獲了用于詐騙的手機四部及銀行卡一宗。經審查,嫌疑人供認了利用購買青島、南京、江蘇等地的學生信息對家長實施了電信詐騙的犯罪事實。據介紹,此案成為島城反電詐中心成立以來,成功破獲的首起電信詐騙案件。目前, 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騙子請“前輩”編寫騙局劇本
“這個電信詐騙的團伙成員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可現實中卻是團隊化精細運作,有人按照事先購買的受害人個人信息撥打電話,然后根據劇本照本宣科,撥打詐騙電話,同時有人負責、協調提款等分工。”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王洪波介紹,涉案七人分工明確,有專門提供騙局劇本的人,劇本對電信詐騙的情境進行具體設計,針對受害者的每種反應,從臺詞到語氣都有詳細的設計。“在摸點期間,我們很詫異,嫌疑人郭某龍、鄭某明和鄭某才三人就是在村子一處山腳下的平臺處,坐著塑料小板凳分工扮演角色行騙。”王洪波說,嫌疑人的警惕性很高,打完電話后,騙子們往往會用塑料袋將手機密封存放在偏僻角落才回家。
8日,記者在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執法辦案中心見到了正在接受審訊的嫌疑人郭某龍。犯罪嫌疑人郭某龍:我這個劇本是鄰村的老鄉給我的,他家里以前有人寫過,“因為一般想出一個劇本來要蠻長一段時間,他給我的這個劇本并不是最新最受用的,已經有人知道被騙了,所以我拿到以后,進行了手抄、重新設計了一些新的劇本內容出來,并找了懂行的人幫助修改過。”嫌疑人郭某龍說。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