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效審批助力演出場次同比增長145%
市北區創新推出營業性演出“一件事”,拉動演藝經濟發展,提振文旅消費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近日,市北區推出演出智能導辦體系,讓辦事企業群眾智享便捷、指尖辦事。“平臺一推出,我便第一時間轉發給外地演出機構,掃下碼即可匹配場地要求、導引材料清單,這種智慧化服務既減輕了場館的運營壓力,也讓跨區域文化合作變得更加順暢高效。”青島永安大戲院總經理付煒說。
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演出智能導辦體系設置一碼一圖一清單場景化矩陣,模擬表演團體、演出場所、經紀機構等多種情形,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知曉各事項基本信息、所需材料、咨詢電話和投訴反饋等要素。除此之外,演出智能導辦體系還為企業群眾提供個性化的“私人定制”導引服務,群眾完成“情形問答”,就可精準匹配所需材料,避免因“缺資料”“現場填表”造成的重復跑、等候久等問題。
這僅是市北區助力演藝經濟發展、提振文旅消費的一個縮影。隨著市北區演藝市場不斷“升溫”,全區專業化演出場所擴容至17家,Livehouse、劇場、脫口秀等新空間為演藝市場的蓬勃發展帶來更多可能。為優化演藝營商環境,市北區創新推出營業性演出“一件事”,將涉及演出的4個事項整合為一次辦理,辦理時限由法定40個工作日縮減至最短3個工作日,材料精簡40%以上,辦事環節壓減80%;組建“金牌演藝管家”服務團隊,為重點演出項目提供全流程幫辦服務,建立審批文旅聯審機制,推行“并聯審查”工作模式,實現審批進度實時共享、審查意見在線會商、整改結果云端反饋,審批時限整體壓縮85%以上,持續提升演出領域政務服務效能。
“以前,企業在完成衛生、場所等審批后,才能申請辦理營業性演出,需要經過多部門的串聯審批,程序煩瑣,耗時較長。”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社會事務科負責人王璇解釋,如今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會同區文旅局制定《市北區營業性演出“一件事”實施方案》,打通部門壁壘,整合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備案證明核發、文藝表演團體設立審批、舉辦內地營業性演出審批、公共場所衛生許可新辦等事項,建立“一表申請”制度,將原需填寫的4套申請表整合為《營業性演出“一件事”申請表》,申請人只需提交1套材料即可同步辦理4個事項。對符合要求的申請主體,同步核發《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備案證明》《營業性演出準予許可決定》等證照,并提供證照免費寄遞服務。
高效審批服務帶來高質量的演出供給。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市北區已辦理演出許可124件,批復演出場次1226場,同比增長145%,首季度達成去年全年演出規模的45%。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