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會眨眼會變色 “海的女兒”驚艷夏天
前段時間,不少經過中山公園門口的市民和游客發現,這里多了一個年輕靚麗的小公主——貝殼與炫彩的珊瑚群映襯著她,魚群在她身邊穿梭,她的頭頸微側,神情可愛動人。她就是于7月18日開幕的2025年“青島之夏”藝術燈會的主IP——“海的女兒”。《海的女兒》燈組已經成為市民和游客爭相合影的新景點。在昨日舉行亮燈測試中,她的眼睛眨動,頭發和佩戴的珍珠不停變幻色彩,盡顯靈動,讓市民和游客大感驚艷。
新晉“頂流”驚艷亮相
昨晚,2025年“青島之夏”藝術燈會舉辦地——中山公園門前仿佛被施了魔法:流光溢彩中,佇立于貝殼與珊瑚間的“海的女兒”輕眨雙眼,發絲隨韻律變幻著夢幻色彩。2025“青島之夏”藝術燈會主IP在萬眾矚目下亮燈測試,瞬間點燃了青島的夏夜熱情。
這位即將在7月1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的“海的女兒”,早已未展先熱。她精致的臉龐上,一雙美麗的眼睛仿佛會說話,正在與穿梭的“魚群”做無聲的交流。最令人驚嘆的是,她的眼睛頻頻眨動,目光流轉之間透出靈動。
“太驚艷了!燈光一亮,感覺童話變成了現實!”帶著孩子專程前來看亮燈測試的市民張女士舉著手機一邊錄視頻,一邊驚嘆。亮燈測試雖然只有幾個小時,但一撥撥的市民和游客讓《海的女兒》燈組前一直“人滿為患”,拍照的人排起了隊伍。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爭相與這位光影交織的“新晉頂流”合影留念。
市民戚先生和妻子從燈會現場沿著櫻花大道走到中山公園南門,在《海的女兒》燈組前流連忘返。“很多年前中山公園也辦過燈會,但那時規模小,燈也相對簡單,跟現在的彩燈沒法比。”戚先生說。
作為2025年“青島之夏”藝術燈會的重磅燈組,《海的女兒》驚艷亮相,不僅點亮了城市夜色,更加深了市民和游客對這場光影盛宴的期待。
傳統制作方法融合新技術
“為了制作《海的女兒》燈組,30多位工人用了將近一個月。”7月16日,自貢文旅項目運營相關負責人吉野告訴記者,《海的女兒》燈組工藝復雜,使用了多種新技術。為了讓燈組趨于完美,他們精益求精,調動精兵強將,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打磨。
《海的女兒》燈組高8米,體量巨大,使用了柔性LED交互技術、呼吸式變光裝置等創新手段。燈組制作工藝仍遵循傳統彩燈的制作方法,先是設計,再通過放樣、立體造型、焊接、布光、分色裱糊、美工上色等工序,融合機械傳動,形成“形、色、聲、光、動”五維藝術效果。也就是說,設計出圖后,造型工要根據圖樣做出造型,然后焊接工進行焊接,接下來在燈組里裝上燈帶和燈泡,再進行裱糊,最后由美工上色。人物臉部的妝容、眉毛、眼睛等,都是由美工通過噴槍等工具上色“化妝”。
機械傳動實現“眨眼”效果
《海的女兒》燈組試亮燈時,引起現場一陣陣驚嘆:“哎呀,還會眨眼!”“真神奇!那個珍珠貝還能開合。”“我是第一次看到會動的彩燈!”
那么,人物眼睛和珍珠貝的開合是怎樣實現的呢?據介紹,燈組制作人員利用專業的機械傳動技術,從而實現“眨眼”效果。
自貢彩燈經過傳承與創新,現在已經形成“形、色、聲、光、動”五維藝術效果,這也是自貢彩燈在國內外赫赫有名的原因之一。本次燈會中,市民和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五維藝術效果,尋找除“形、色、聲、光”之外的“動”。記者在探訪中發現,12米高的《機甲悟空》燈組機械骨骼結構融合了非遺自貢彩燈技藝,是當前最高的動態機甲燈組。除了用“形、色、聲、光”表現孫悟空的勇武和威風之外,會打開的面具更讓他的形象增加了神秘之感。“市民和游客只要駐足觀看,就會發現更多‘動’起來的燈組。”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藍色密碼”帶來獨特體驗
本次燈會打破傳統,將青島海洋文化、傳統彩燈技藝及現代光影藝術深度融合。40米長的《青島風情線》大型燈組,以青島獨特的城市風貌為核心,將標志性風景建筑與海洋元素巧妙融合,以璀璨光影重塑青島的山海韻律。30米巨型《嶗韻流光》燈組深入描摹嶗山花崗巖的紋理、色彩和形態特征,將嶗山雄偉壯觀、奇特多樣的地貌特點與現代燈光技術相融合。超30米長巨型章魚、珊瑚、藍水母等燈組,以超現實想象為筆,結合“呼吸式”光影變幻,呈現光影交織的深海幻境,帶來別樣消夏體驗。
設計《海的女兒》燈組形象的初衷是什么?燈組制作團隊表示,青島是一座與海共生、因海而興的城市,靈魂深處鐫刻著向海圖強的烙印。此次燈會設計的“海的女兒”是可愛動人的女神形象,設計者希望表達人們對愛情、靈魂、理想的追求,寓意青島人民善良純潔的品格、堅強的毅力和奉獻精神。
很多市民發現本屆燈會以藍色為主色調。據介紹,這樣做既是對青島作為海洋城市的詮釋,又能給市民和游客帶來消暑降溫的視覺體驗。藍色是夏日里最能帶給人舒爽感覺的色彩密碼,更是青島這座海洋城市與生俱來的文化圖騰。當藍色成為消夏燈會的主色調,它以三重維度構建起獨特的視覺與情感體驗:于消夏而言,冷冽的藍色光譜自帶降溫濾鏡,從冰川藍的燈帶、寶藍的穹頂到漸變的水藍光影裝置,為燥熱夏夜注入清涼;于海洋文化而言,藍色是青島與大海的共同語言,巨型章魚、 流動的水母群,讓游客在燈影中邂逅海洋的神秘與浩瀚;于城市記憶而言,碧海藍天早已融入青島的城市肌理,讓傳統與新潮在光影中對話,既延續了青島的海洋精神,又賦予燈會獨一無二的城市辨識度。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魏鈮邦 攝影 記者 楊博文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