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公里“打飛的”僅需2分鐘
7月15日,青島曉陽春茶葉基地的茶園里,采茶工人們正將剛剛生長出來的嫩芽采摘后裝入茶簍。與以往人工背下山的背運方式不同,這一次,滿載茶葉的茶簍由無人機裝載后自動起飛,沿預定航線快速運至山下的茶園加工車間點,2公里的直線距離全程僅用了2分鐘,比傳統人力運輸節省近1小時。
無人機“空中快運”茶葉
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青島地鐵積極探索“軌道交通+低空經濟”雙業融合實踐場景,打造物流運輸的多樣化新模式。近日,青島地鐵開啟“低空物流”新場景應用——在茶葉基地充分利用無人機技術,實現茶葉從茶園到加工車間的“空中快運”,打造“科技賦能采摘種植業”示范案例。
“用無人機運送,大幅提升了運輸速度。”茶葉基地負責人介紹,“以前山區茶葉運輸單純依靠人工,雖然茶園和車間直線距離不過2公里,但徒步經過山路把茶葉背下山需要近1小時。現在無人機在空中運送茶葉,一趟送下山才2分鐘,極大節約了時間成本。運輸問題解決后,采茶量和加工量都可以再進行相應的調整提升。”
“之前采完茶需要人力往山下運,尤其到了夏季又累又熱。現在通過無人機往山下運茶,大大減少了時間和茶葉在路程上的損失。”茶園的工作人員說。
傳統人工運輸受路況、天氣影響大,每人單次運量不超過30斤,一天僅運送一趟,成本較高。而無人機運輸不受地形、天氣限制,每架飛機單次運量最高可達80斤以上,能夠實現實時運輸,茶葉的損耗率也有明顯降低。這一運輸方式也為山區農產品運輸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計劃多場景開展試點應用
“目前無人機僅應用于茶葉運輸下山,未來我們還希望能將其用于病害防治、茶園災情監測等環節,進一步推動茶園管理的智能化。”茶葉基地負責人說。
青島青鐵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無人機僅應用于輕載貨物運輸領域,接下來也計劃在果園采摘、深山伐木等多場景開展試點應用。隨著低空科技的持續升級,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重載貨物運輸等更具挑戰性的應用場景,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同時重點布局無人機植保、無人機檢測等新興業務領域,進一步推動各場景管理的智能化。多元模式實踐引領物流運輸進入“地下軌道+低空無人機”的立體化時代,未來青島地鐵將持續推進“軌道交通+低空經濟”雙業融合,深化技術創新,完善智慧物流體系。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魏鈮邦 通訊員 張鶴鳴 報道)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