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千年文物撞上啤酒泡沫
嶗山世紀廣場啤酒大篷熱鬧開場,隔壁的青島市博物館燈火通明。一句引導語在人群中傳遞:“尊敬的‘文明守護者’,北魏石佛造像、白陶鬶、明正統版《道藏》正等待試煉——”這不是尋常的夜場參觀,而是啤酒節嶗山會場與青島市博物館聯袂推出的“博物館奇妙夜”限時挑戰,啤酒與文物奇妙相遇。
夜間奇遇記:啤酒與文物共舞
啤酒節的周末夜晚,手持角色卡的“文明守護者”自啤酒節主舞臺西側集結出發。紅藍兩隊人馬在夜色中穿過世紀廣場的霓虹,踏入博物館西區大門。
北魏石佛的內庭庭院里,“佛光尋蹤”正在上演。一隊隊員舉著石佛圖卡反復比對館藏真品。“心不動,則萬法不動!”突然一聲喊,有隊員從圖卡背面拼出了關鍵詞,一枚“刀幣”即刻到手。另一隊人馬則重返啤酒節會場挑戰“陶鬶之謎”。投壺、擲色、詩詞飛花令——古老的游戲重煥生機。一位扮演“資深陶藝師”的男孩發動“特殊能力”,為隊伍擲出關鍵點數,三塊陶片卡迅速拼合出白陶鬶的輪廓。
紅隊隊員圍著一位外國游客拍照,朋友圈迅速跳出九顆紅心,最后一枚“刀幣”在歡呼中被收入囊中。
文化密碼本:文物在游戲中重生
這場跨界的核心,是讓館藏珍品“開口說話”。多件歷史文物被巧妙編織進故事線,在解謎機制中卸下厚重外衣,變得可觸可感。角色卡系統別出心裁,“嶗山道童”可自定義投壺距離,“青博見習生”能預覽任務圖片——這些“特殊能力”讓參與者瞬間代入角色。當一位“神秘解謎人”動用權限提前查看了“佛光尋蹤”的密封提示卡,隊伍迅速鎖定了方向。游戲機制賦予玩家掌控感,文化傳遞潤物無聲。
這場探索讓年輕一代在競技中觸摸文明脈絡,博物館化身生動的課堂。“博物館奇妙夜”是嶗山區“博學游記”活動的一部分,延長夜間閉館時間,充分融入新媒體互動,讓孩童到長者都能在夜游博物館時,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打開方式。
雙向奔赴:IP聯動的乘法效應
這場“聯姻”,讓啤酒節獲得了文化加持。一位策劃人員坦言,活動形式高度契合“玩在啤酒節”年度主題,將博物館的厚重文化轉化為解謎、收集、競技體驗,博物館收獲了夜間流量與年輕面孔,啤酒節的狂歡人群中走出了博物館的“文明守護者”。當紅藍兩隊高舉“文化守護令”徽章時,嶗山的夜空被掌聲與麥芽香氣填滿。
這場限時穿梭,讓兩種城市氣質在碰撞中交融——啤酒節的熱烈喧囂成為激活千年文明的獨特觸媒。當文物在創新表達中蘇醒,當城市節慶主動擁抱文化根系,被點亮的何止是博物館的奇妙夏夜。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首席記者 張譯心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