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車棚升級 電動自行車加個“智能鎖”
即將到來的11月,是一年一度的“消防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電”。近年來,島城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逐年增多,與之相關的消防安全得到越來越多關注。10月22日,記者探訪青島高新區的幾個小區后發現,大部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已經升級為可自動監測電流、電線溫度并自動預警的“智能版”。
金茂悅東四區
老車棚更新,升級為“智能版”
10月22日上午,記者在泰通路金茂悅東四區看見,3號樓東側建設了兩個電動車充電棚,每個車棚里停著十多輛電動自行車,有的電動自行車正在充電。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東四區共有13幢居民樓500多戶居民,之前保安巡查時發現,部分居民將車推進電梯上樓充電,不僅有消防安全隱患,還影響鄰里關系。為了小區的消防安全,2022年開始,小區物業在3號樓東側建起了第一個帶集中充電裝置的電動自行車棚,這也是中歐國際城片區首個集中充電點。因為小區電動自行車不斷增加,后來又增建了一個。
“現在,小區共有300多輛電動自行車,車棚里有80多個充電點位。”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物業決定更新最早建設的車棚,安裝帶有智能充電裝置的新版車棚,預計11月下旬開始施工。
記者從青島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青島高新區的多個小區已安裝可自動監測電流、電線溫度并自動報警的智能充電車棚。
星雨華府南區
新裝3個“智能棚”,攔住車上樓
記者在豐源路星雨華府南區探訪時發現,小區物業在小區的東、中、西區域都安裝了智能充電車棚。“今年,我們又安裝了三個智能充電棚。”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星雨華府南區有17棟高層居民樓,共2000多戶居民,入住率已接近60%。物業工作人員統計發現,小區有500多輛電動自行車。保安每天巡邏時,都要將停放在單元門廳里的電動自行車推到樓外的非機動車停泊點。“電動自行車不能進樓停放,是為了大家的消防安全。”保安老趙告訴記者,他們之前清理時,部分居民不理解,有的聲稱推車會損壞車輛,有的甚至責備保安“多管閑事”。智能充電車棚安裝后,大部分住宅樓電梯同時配備了監控車阻系統,電動車一進入,電梯自動停車運行。現在,保安每天從大廳往外推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已經下降了一半。
“目前,我們已建起10個智能充電車棚,可以同時容納200多輛電動自行車停放或充電。”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小區的電動自行車數量還在增加,物業將會根據居民需要,繼續建設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棚。
最新統計數據
3690個充電端口多為“智能版”
記者從青島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青島高新區今年新安裝了11個智能充電車棚,共210多處智能充電樁。目前,青島高新區共有190多個充電車棚,3690多個充電端口,其中大部分是可自動監測電流、電線溫度并自動預警的“智能版”。
除了協調小區建好智能充電車棚,青島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今年以來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源頭上監管好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大隊與派出所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檢查小區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停放、日常管理等情況,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停放是否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是否存在私拉亂接電源線路、“飛線”充電、集中停放充電場所周圍是否堆放易燃可燃物品等,督促物業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智能化的充電車棚,每臺充電設備都通過物聯網系統連接到管理總部,隨時反映線路溫度、電流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后臺將立刻預警,通知駐地人員查看,也可隨時切斷供電。除了青島高新區,這種智能充電車棚在李滄區、膠州市、西海岸等地都有安裝。
記者從青島市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了解到,目前,全市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數據已接入“市信息共享監管平臺”,確保全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安全、規范、高效運行。充電端口數據一旦接入“市信息共享監管平臺”后,將實現“充電狀態、故障報警、能耗檢測、電池溫度”實時互通,為企業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并預警,降低設備故障率與維修成本,通過統一管理有效防范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火災的發生。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 首席記者 劉卓毅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