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8萬列 構建“買全球、賣全球”商貿格局
今天,第11萬列中歐班列將從山東青島的膠州站發車。2018年10月份,山東在全國率先實行中歐班列統籌運營模式。從最初年均開行不到200列,到2024年突破2200列,山東省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實現快速增長。
山東省以青島、濟南為核心,構建起了覆蓋歐洲、中亞主要國家的高頻次、廣覆蓋班列網絡。截至今年5月,山東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8萬列,是全國用時最短突破萬列的省份,國際運營線路達56條。
濟南鐵路物流中心膠州營業部負責人 高義田:今年1至5月,山東中歐班列開行790列,同比增加4%。我們還積極開行“班列+跨境電商”“班列+冷鏈”等各種特色專列,累計服務外貿企業超2萬家,實現進出口貨值超1200億元,同時還為一些重點企業開行供應鏈專列700余列。
山東中歐班列貨源由最初的服裝、鞋帽等少量貨類逐漸拓展到電子產品、整車及零部件、通信及機械設備等上萬種商品。
在國貨通過中歐班列走向國際市場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優質商品乘坐回程班列走進國內。山東中歐班列的回程班列開行量由2019年的92列增加至2024年的1277列,回程班列占比由2019年的8.7%增加至2024年的46.8%。
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春波:將大量的“中國制造”運出去,將國外優質產品引進來,進口的貨物品類由最初單一的板材,逐步拓展了糧食、紙漿、日用品等貨物,大力促進了山東省糧食、板材等產業集群的發展。
上合多式聯運中心加速構建全球貨運網絡
今年前5個月,青島市共開行中歐班列297列,占山東全省的38%。青島市正依托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加速構建上合示范區“陸海空鐵”四位一體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
這兩天,青島膠州的這家耐火材料企業正在忙著趕工生產,組織好貨源后將通過中歐班列發往上合組織國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海運,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時間可以節省一半以上。
青島某企業負責人 李德榮:“一站式”辦理海關保稅、查驗等業務,不用再東奔西跑找場地,減少了中間環節。
目前,上合多式聯運中心已開通直達上合組織成員國20多個城市的跨境班列,每天到、發班列6~10列,單日最高作業達2000標箱。
創新采用“一站式服務”多式聯運模式,整合海關監管、港口調度與鐵路運輸系統,實現海運箱直上鐵路、過境貨物“零等待”,跨境物流時效大幅提升,2024年過境集裝箱量同比增長55.4%。
國鐵濟南局青島車務段黃島站副站長 劉濤:港站間80公里運距的集裝箱實現當日周轉,讓企業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降低15%。
在這里,日韓商品經山東港口可快速接入中歐班列網絡西達歐洲,歐洲貨物也可以反向分撥至日韓,構建起雙向循環與“買全球、賣全球”的商貿格局。
山東高速齊魯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鵬:今年前5個月,發運日韓陸海快線貨物約2.3萬標箱,是去年同期發運量的2倍。
目前,山東已開通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線路70余條,運輸鏈覆蓋全球五大洲180多個國家,2024年海鐵聯運量突破420萬標箱。
上合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 郭曉鐘: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拓展上合國際物流大通道,搭建中國企業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出海口”,常態化開行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線路,推進跨區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機制不斷成熟。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