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影之都”交出暑期檔亮眼答卷
2025年暑期,中國電影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8月18日,全國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在這波觀影熱潮中,青島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8月16日,青島暑期檔電影總票房突破1億元,《南京照相館》憑借深刻的歷史背景與細膩的情感刻畫,在青島地區票房一馬當先;《浪浪山小妖怪》成為親子家庭和動漫愛好者的首選;改編自熱門小說的《長安的荔枝》,憑借精彩劇情和對大唐盛世的生動還原,也收獲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這三部影片暫列青島地區暑期檔票房前三甲。
青島電影票房的亮眼表現,與全國電影市場的繁榮態勢緊密相連。60余部中外重磅影片集中上映,涵蓋歷史、懸疑、動畫、科幻、動作等十余種類型,多部類型多元、題材新穎的影片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更彰顯了青島作為中國首個“電影之都”的全產業鏈實力。
政策賦能:
產業布局全面升級
青島電影產業能在暑期檔取得如此佳績,離不開長期以來的政策支持與產業布局。自2014年推出《高端影視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來,青島歷經十年打磨,2024年發布的《高標準建設青島影視基地三年行動計劃》標志著政策進入3.0階段:從最初資金補貼,升級為聚焦關鍵環節的精準扶持。
新政策對后期制作企業最高給予500萬元入駐補貼,對微短劇單部最高獎勵100萬元,并新增影視創研機構、衍生品開發等專項支持。在政策催化下,青島形成了“以東方影都為龍頭,東有靈山灣、西有藏馬山,輻射全域”的產業版圖。
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東方影都,已成為青島電影產業的閃亮名片。這里建立了亞洲領先的影視產業基地,擁有40個國際標準攝影棚,包括世界最大單體萬米攝影棚,以及虛擬拍攝、動作捕捉等尖端技術,為眾多大片的工業化制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優惠政策和優越的產業環境,吸引了《流浪地球》《抓娃娃》《送你一朵小紅花》《蛟龍行動》等眾多劇組前來青島拍攝。八大關、中山路歷史城區、膠州灣跨海大橋等標志性景觀在電影中一一呈現,不僅為電影增添了獨特的城市魅力,也讓青島成為“跟著電影去旅游”的熱門目的地。
企業崛起:
“青島出品”嶄露鋒芒
在政策支持和影視基地支撐下,青島本地影視企業積極發力,在電影產業鏈各個環節嶄露頭角,逐步構建起全鏈共創的產業新生態。
青島海發影視作為行業先鋒,深度參與《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出品工作,為“青島出品”增添重磅作品。此外,公司還參與了《流浪地球》《狼圖騰》等電影項目制作,從影視拍攝基地服務商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提升了青島電影產業在內容投資與IP運營方面的話語權。
其他影視公司也在各自擅長領域不斷探索創新:青島黃海影業的《海洋傳奇》打造了公益電影及兒童敘事的新范式;玖十古(青島)文化的《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獲得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中創聚合影視出品的《永安鎮故事集》在國際影壇上屢獲佳績。
2025年暑期檔,“青島出品”更是大放異彩:青島伊樂影業是票房領跑影片《南京照相館》的聯合出品方、東方影都團隊參與了《東極島》高難度的水戲拍攝、《貓和老鼠:星盤奇緣》是青發控股集團首次深度參與國際頂級動畫IP的聯合出品項目……源源不斷的“青島出品”,正構建起一個涵蓋投資、制作、發行、放映及衍生品開發的全產業鏈生態系統。
技術突破:
工業化力量彰顯國際范
青島電影產業在暑期檔的亮眼表現,彰顯出其作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核心樞紐的深厚技術積淀。東方影都團隊憑借多年深耕水戲拍攝的專業經驗,應邀參與《東極島》拍攝,打造出“華語影史最長時間水戲”的行業標桿,成功突破“濕拍”技術瓶頸。青島童幻動畫同樣展現技術實力,其在《貓和老鼠:星盤奇緣》制作中,優化曼哈頓城市建筑,以三維立體效果還原原作“平面感”,在保留IP風格的同時,實現了視效美學的現代表達。
從《獨行月球》開創科幻喜劇新類型,到《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重塑國產神話史詩,再到《南京照相館》刷新抗戰題材票房紀錄,“青島出品”不斷實現類型與風格的雙重創新。電影學者牛興偵指出:“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已打破好萊塢對工業化大片的壟斷,青島作為電影工業化基地功不可沒。”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貓和老鼠”IP首部院線大電影,《貓和老鼠:星盤奇緣》既體現了青島電影產業在國際IP合作領域的突破創新,也為青島電影的國際合作提供了示范。去年5月,由著名導演周防正行領銜的國際電影人考察東方影都;今年3月,第22屆中日韓電視制作者論壇在此舉辦,見證了青島與國際影視產業日趨密切的交流。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