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頭茬嶗山大田春茶開采,半島記者探訪如何種出有機春茶
嶗山大田春茶開采時間受多重因素影響而顯得捉摸不定,今年嶗山頭茬大田春茶陸續開采,全國各地的茶友又可以喝上今年的新茶。4月12日,嶗山區頭茬大田春茶開采新聞發布會在青島嶗山云霧茶場舉行。該茶場位于正在規劃的午山森林公園內,是嶗山區距離城區最近的一個茶場。該茶場生產的春茶連續10余年被評為有機茶,為此每年要消耗上萬張粘蟲板,有時還要人工上陣捉蟲。
距城區最近茶場的有機茶是這樣煉成的
當天的發布會別出心裁地開在了茶園里。嶗山云霧茶場位于石老人風景區附近,不遠處就是高樓大廈。茶場鬧中取靜,在一個三面山、一面海環抱的陽坡上,一階一階的梯田錯落著,茶樹就生長在期間。“我們的茶場是距離城區最近的了,但是與主干道距離超過200米,符合要求,并且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加上這里地利條件優渥,生產的茶葉質量絕對好。”嶗山云霧茶場負責人王永超介紹,種茶的土壤層要在1.5-2米厚,且酸堿度要符合要求,又是陽面山坡光照充足,像這樣的茶葉生長環境很難找;再加上地形特點該茶園所處的山坳還形成了自己的小氣候,特別利于茶葉生長。
作為春茶采摘期,雖然老葉經過一冬的摧殘還沒有呈現一片蔥郁,但新芽在期間已經露出頭來,更顯鮮活。王永超介紹,現在采下的茶葉多是一芽一葉初展和一芽兩葉初展,顏色綠里帶著黃。由于春茶剛剛開采,產量較低,需要的工人少,等到五一春茶生產到了高峰期,這100畝茶園要50多名工人。“今年天氣回暖早,大田茶的采摘時間提前了兩三天。去年冬天沒有嚴重的凍害,今年春天提溫比較快,溫度比較適宜。再加上去年秋天進行了修剪和追肥,茶葉的品質應該說高于往年。”王永超說,受氣候等影響,今年茶葉品質肯定要高于往年。
該茶場每年只采兩個月的春茶,不采夏茶和秋茶,每年4月中旬開始到6月中旬采摘,留出剩下的10個月的時間讓茶樹充分休養生息,保證茶葉的質量。王永超還說,該茶場自2004年產品認證為有機茶以來,至今10多年從未檢出任何農藥 殘留。記者在茶園也看到,隔不遠就是粘蟲板,上面粘住的害蟲密密麻麻,像這樣的粘蟲板一年要用掉上萬張。
產量少炒茶師搶手月薪兩萬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嶗山綠茶“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超群內質,首先嶗山區地理位置優越。嶗山區地處北緯36度,是我國茶葉生長緯度最高的地區,同時嶗山茶多生長在山區,海拔較高,這是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其次嶗山茶生長環境優越,嶗山固有的泉水、海霧、土壤,孕育出嶗山茶特有的品質。
據嶗山區農業和水利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劉蕾介紹,鮮茶葉的含水量在75%左右,3斤8兩到4斤半左右的大田春茶鮮葉,可以制成一斤成品茶。而茶葉的價格,受到品種、加工工藝、采摘標準和春天采摘加工的時間等的影響,價格差別較大,有機茶的價格在1200元到8600元之間,普通大田春茶的價格也在1200元到4000元左右。
據了解,青島嶗山云霧茶場有限公司現有有機茶園200余畝,是集茶葉新品種繁育、種植、加工、銷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有機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幾年來先后引進“迎霜”、“福鼎大白毫”、“龍井43#”等十余種優質新品種,引進現代化炒茶機械30余臺及自動化生產線一條,茶園實現自動噴灌,生產出“嶗山云霧茶”、“嶗鑫”等優質品牌。“我們的茶產量少,而且只做春茶,所以特地從杭州請來了專業的炒茶師來炒茶,一共兩位師傅,每個人的工資一月就要2萬元。”王永超說,由于炒茶是一門很需要功夫的手藝,很多人學習三到五年也不一定能熟練掌握,因而嶗山的炒茶工,很多都是從外地請來的。
補6000多萬元提升嶗山茶“含金量”
嶗山茶近年來也在不斷探索中前行。 嶗山區自1958年“南茶北引”成功以來,結束了北緯30度以北沒有茶樹的歷史。6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嶗山區委、區政府立足實際,科學決策,把嶗山茶確立為農業特色經濟的主導產業重點培植,致力建設“江北第一名茶基地”,嶗山茶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的重大飛躍。目前嶗山區茶園面積已達到2.2萬余畝,產量1000余噸,產值2.1億余元。目前,嶗山茶已成為嶗山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為從源頭上保障嶗山茶質量安全,2010年至今,嶗山區已連續八年對茶農實施“三項直補”惠農政策。“三項直補”即區財政每年安排近千萬元資金,招標購買生物農藥、生物肥料、茶葉苗種,統一免費發放給茶農。該政策保障了統一采購發放的農藥及肥料優質安全、低毒低殘,有效地提升了嶗山茶的質量安全水平。這一做法還曾在農業部內部刊物上發表,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到目前位子‘三項直補’達到6000多萬元。”嶗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半島客戶端記者 李曉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