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wǎng)9月7日訊 9月7日白露,露凝為白,故名白露。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jié)氣,天氣漸涼,空氣中的水蒸氣夜晚在草木凝成白色的露珠。諺語說“過了白露節(jié),夜寒日里熱”便是說白露時白天黑夜溫差很大,做好日常的預防保健非常重要。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提醒市民節(jié)氣養(yǎng)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多酸少辛
白露氣候干燥,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飲食上應多食酸,少食辛。因辛味發(fā)散瀉肺,酸味收斂肺氣,秋宜收不宜散,入秋后要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別忘禁寒涼。有哮喘、氣管炎、咽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盡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韭菜和辣椒等。海產(chǎn)品多為大寒之品,易傷脾胃,如果和切碎的生姜同吃,有溫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起居:添衣莫過厚
《黃帝內經(jīng)》記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白露節(jié)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yǎng)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白露節(jié)氣是氣候轉涼的開始。此時夜間及早晚氣溫低,正午仍很熱,是秋日溫差最大時。古語說:“白露身勿露”,告誡人們白露時節(jié)氣溫轉涼,不能袒胸露體,尤其一早一晚要多添衣服。夜晚睡覺關好窗戶,防寒濕侵襲出現(xiàn)關節(jié)酸痛沉重,脘腹痞滿,便溏,四肢無力等不適。但添衣不要過快過厚,以免干燥上火。俗話說:“春捂秋凍”,此時適度經(jīng)受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應注意腹部保暖。
精神:積極樂觀
白露時節(jié)過后,天氣漸漸涼爽,日照減少,葉落風起,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悲涼之感。中醫(yī)講,肺應秋,在志為悲。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培養(yǎng)樂觀的精神,并適當?shù)卣{整起居時間,早睡早起。
運動:汗出但不疲倦
白露后,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加大,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體操、打籃球、羽毛球、導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內氣血調暢。許多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病人由于擔心受涼、感寒后發(fā)作,心理緊張,對體育鍛煉有所顧慮,結果體質下降,反而發(fā)病增多。其實,體育鍛煉對本病患者大有好處,病人可根據(jù)體質適當選擇運動方式。經(jīng)常唱歌也會對此類疾病有所控制及預防。唱歌時采用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減輕肺部壓力。
節(jié)氣灸:強壯脾胃
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白露天氣越來越?jīng)觯壮霈F(xiàn)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乏力等腎氣不足的癥狀,所以此時要以艾灸補養(yǎng)腎氣。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型”,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用艾灸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祛風散寒。天氣轉涼之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特別容易復發(fā),此時的灸療,也可起到溫補脾胃的作用。在艾灸過程中也可以配合中藥補養(yǎng)腎氣,調理肺經(jīng),強壯脾胃。艾灸穴位可選取腎俞、肺俞、脾俞、足三里、大椎、神闕等穴。
信網(wǎng)全媒體記者 劉裕 通訊員 范曉蘋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