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園“煥新顏” 新校長“開講”
新學期島城一批學校硬件升級 校長履新、教育集團擴容帶來新期待
開學伊始,不少學生驚喜地發現,熟悉的校園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里悄然“換裝”。從老樓翻新到食堂改造,從操場修整到教室設施升級……這些新變化,不僅提升了校園的“顏值”,更打造了高品質的育人環境,提升了學生的體驗感和幸福感。除了硬件“煥新”外,新學期,部分局屬學校和各區中小學迎來新校長,還有一批教育集團打通教育鏈條,迎來擴容。新學期,新氣象,在煥新一新的校園里,莘莘學子正以飽滿的熱情擁抱新知,奔赴新精彩。
硬件升級提升學生體驗感
暑假里,我市多所學校實施了“微更新”,對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從而為學生提供更舒適、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在青島三十九中初中部校園里,“美顏”后的教學樓成為同學們的“開學彩蛋”。青島三十九中初中部實驗樓是一棟1984年建成啟用的老樓房。40多年時間里,老樓房服務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卻也存在地磚鼓包、翹邊,墻皮脫落,吊頂變形松動等嚴重老化情況,影響樓內各功能教室的正常使用。此次學校實驗樓升級改造項目,重點更新物化生實驗室強弱電線路、通風系統、給排水設施及安全防護裝置,提升實驗操作安全性與規范性;優化了心理空間布局,擴大發泄室的空間,環境更溫馨;調整了美術空間采光和布局,更好激發學生藝術創作;更新了微機教室靜電地板和強弱電線路,構建高效智慧教學環境。
另外,今年青島一中本部增加了兩個班額,學校利用暑假,將教學樓6樓老校史館改造成了教學用房,增加了3間教室。改造后,6樓的普通教室、微機室、教師辦公室等可以串聯起來,更利于師生交流和年級教學管理。
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校吃得更豐盛、更營養、更健康,讓家長更放心,青島旅游學校、青島六十七中等多所學校升級了食堂等設施。青島九中、青島十九中、青島二中分校、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等對體育場地進行了維修改造,優化調整校園運動場地布局,方便學生體育鍛煉。
貫通優質資源激活集團動能
近年來,市南區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構建起全域協同、優質均衡的教育新生態。今年7月,市南區又新增一所教育集團——青島七中教育集團成立。近日,該教育集團迎來新掌舵人,原青島七中校長劉曉梅正式就任教育集團總校長。
“目前德縣路校區有14個班,太平路校區有24個班,二十四中校區有24個班,學生總數達2600余人。”如何引領一個生源不一、體量大的教育集團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劉曉梅的破題之策很明晰:以科學教育為特色支點、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育人方式轉型,推動跨校區課程協同研發,構建“集團內流動+一體化成長”師資機制,全力創建辦學質量頂尖、品牌特色鮮明、示范作用突出的教育集團,為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教師梯隊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引擎。“目前,我們擁有50名高級教師、34名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有120人獲區級及以上榮譽稱號。”劉曉梅介紹,教育集團成立后,將重新構建育師體系,實現師資優化,打造“4個省市區名師工作室引領、7位領航導師紐帶、10個校級工作室支撐”的多層次培育體系,教師深耕課堂,“一生一策”定制學生成長軌跡。
在教學改革方面,則側重打造高效課堂。以“數智賦能教學,精細鑄就卓越”為核心導向,開展跨校區線上線下融合同步教研,落實“靶向研備—實時調備—復盤精備”三階流程,共享教學資源;聯動高校搭建“初小高貫通”培養通道,深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育;遴選二十四中校區初一新生到七中德縣路校區沉浸式培養。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董真 張琰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