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極島》能破浪前行嗎
8月9日,管虎、費振翔執導的戰爭片《東極島》登陸暑期檔,卻未能如預期般“叫好又叫座”,反而陷入口碑爭議。
票房口碑不如預期
《東極島》由管虎、費振翔共同執導,梁靜任出品人及總制片人,朱一龍、吳磊、倪妮領銜主演。影片取材自二戰時期發生在浙江舟山東極島的真實歷史事件——1942年,一艘滿載1800多名英軍戰俘的日本貨船“里斯本丸”,在途經舟山群島海域時遭美國潛艇魚雷攻擊沉沒。危急時刻,198名舟山當地漁民不顧個人安危,奮勇營救,成功救下384名英軍戰俘,并在日軍大規模搜捕下,保護、營救了3名英國人。
《東極島》用熾烈的鏡頭,重現了這段鮮為人知卻又充滿人性光輝的歷史篇章。故事的開始,吳磊飾演的阿蕩,不顧阻攔救起落水的英軍戰俘托馬斯·紐曼,兩個角色雖然語言不通,但對“go home(回家)”的共識,讓彼此迅速建立起友誼,也激發了阿蕩遵從內心的正義與善良,解救運輸船上被困戰俘的信念。隨著故事的發展,日軍在東極島和“里斯本丸”號上的暴行,讓朱一龍飾演的阿赑、倪妮飾演的阿花,以及楊皓宇飾演的保長李元興、陳明昊飾演的陳先生、倪大紅飾演的吳老大、李九霄飾演的千金等角色各自覺醒,于是便有了最后全村漁民共同出海救援的壯闊之舉。
自官宣定檔以來,《東極島》一直備受關注,但從目前來看,其市場、口碑表現與期待存在一定差距。根據網絡平臺數據,影片上映首日票房6976萬元,排片占比33.9%,緊隨其后的周末共取得將近1.3億的票房,排片占比下降至19.5%。而同期競爭的國產二維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卻以黑馬之姿在同個周末拿下2億票房,排片占比升至23.6%。截至8月12日,《東極島》上映5天取得票房2.32億,AI預測總票房從9.38億跌至6.79億。
相較于《南京照相館》的“叫好又叫座”,《東極島》的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部分網友認為,“全片以阿赑的視角串聯整個故事,以個體小切口展現宏大歷史,管虎導演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但也有網友覺得影片質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節奏把控不足,劇情有些松散”“漁民群像淪為背景板,角色塑造稍遜一籌”。
刷新國產工業片制作水平
《東極島》在制作層面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提供了有益借鑒。巨輪沉沒之際,巨大的虹吸漩渦驟然形成,將船體殘骸與落水者一并卷入深海,身臨其境的窒息感讓觀眾仿佛隨海浪墜入深淵,直至漩渦平息仍心有余悸,有觀眾直呼:“太震撼了!感覺東極島的浪打到了臉上。”
據悉,影片歷時6年籌備、7個月拍攝,為呈現沉船災難的壓迫感,劇組采用超高實拍占比,尤其水下營救戲份全部實景拍攝。演員需在6米深水區完成搏斗、潛水等高風險動作,一組長達2分半的沉船長鏡頭被影評人稱為“國產水下攝影新標桿”。劇組共啟用了5個水棚(水景攝影棚),其中,最大的占地面積達9000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恒溫水景棚,能夠模擬200種海浪效果。為進一步還原運輸船沉沒時所產生漩渦的可怕吸力,劇組還啟用了十幾臺快艇發動機。
管虎導演坦言,水戲對任何電影團隊來說都是“最難的一件事”,但真正支撐所有人走下去的,是中國漁民“救人”的情懷,那份擔當與淳樸善良的本能,直至今日依舊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中。
場景搭建同樣考究,復原上世紀40年代東極島漁村風貌,颶風中的海浪特效獲得戛納技術團隊加持。除了島上漁村,還有按照原尺寸1∶1還原的“里斯本丸”號運輸船。原型貨輪長過百米,垂直高度在10米以上——盡管劇組此次搭建的不是一整條船,而是結合受損情況搭建了船側舷、船中段、前甲板、戰俘艙4個分段,但為了滿足登船實拍,道具船的船艙和甲板必須保證在特定傾斜角度下仍能供人站立、行動。
片中,朱一龍、吳磊、倪妮等演員的表現也令觀眾眼前一亮,汗濕的小麥色皮膚、健碩的肌肉線條、粗糲質樸的造型都堪稱前所未見。在朱一龍看來,阿赑“在影片前半段的處事方式看似圓滑,是因為他希望帶著弟弟在亂世中好好活下去。他不是一個天生的英雄或所謂的大人物,他會恐懼、會掙扎,甚至想過躲起來。但當他經歷了日軍登島屠村、弟弟在船上和日軍指揮官同歸于盡,以及打開船艙看到全是英軍尸體的慘狀后,他突然意識到,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如果忍讓無法帶來安全、保護不了身邊的人,他就需要抗爭。”
“想帶來不一樣的類型片”
以影像書寫歷史,需要在歷史真實與藝術創作間尋找平衡。同樣取材于“里斯本丸沉沒事件”的紀錄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在真實性層面做到了嚴謹考據。
影片由方勵執導,以第一人稱視角,記述了其作為一位從事深海探測30年的技術專家和資深電影制片人,歷時8年探測沉船、記錄歷史的經歷。片中大致有兩條故事線,第一條故事線是“歷史回溯線”,主要通過歷史影像、虛擬影像以及當事人口述等方式還原“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全過程。第二條故事線是“搶救史料線”,這條故事線采用行旅敘事,由導演方勵及其主創團隊擔任尋訪歷史的主角。借助行旅敘事,《里斯本丸沉沒》巧妙地將方勵以及主創團隊尋訪“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當事人的故事串聯起來,紀錄片的真實感、可信度以及敘事的流動性均得以增強。影片上映后,得到了觀眾和業界的雙重認可,先后獲得了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等獎項,并獲評豆瓣2024年度電影榜單2024評分最高紀錄片。
作為劇情片,為提高可看性,電影《東極島》則結合史實,進行了藝術化改編。《里斯本丸沉沒》從親歷者——主要是英軍戰俘及其家人的視角加以呈現,而電影《東極島》中,救人的漁民成為絕對主角,與前者主要是還原史實不同,它更意在書寫一種精神。管虎表示,“通過這個電影可以告訴全世界,中國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這部電影還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我們想給大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類型片,不一樣的人物和不一樣的風景,最重要是給各位觀眾提供不一樣的視聽盛宴,為此我們作了很大的努力。”
記者 劉宗智 濟南報道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