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24日訊 6月2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全域推進“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實施方案,該方案以專業社工的精準服務為引領,通過制度創新、場景拓展與資源整合,雙向賦能社區治理與居民自治,成功構建起專業性與群眾性深度融合的基層治理新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在薛家島街道新港山路社區開展的試點實踐,形成了全國首個《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基本規范》,這一創新成果不僅在中央社會工作部相關會議獲得肯定,更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薛家島方案”,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全新范式。
制度創新破題:全國首個融合規范引領全域覆蓋
薛家島街道聯合青島理工大學制定了全國首個《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基本規范》,該規范是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探索,從組織建設、項目管理、人才培育等維度建立標準化體系,成為基層治理創新標桿。目前,薛家島街道已集聚1個國家級試點(新港山路社區)、1個市級試點和1個區級試點(桂花山路社區),成為全市“專業社工+志愿服務”上級試點集中度最高的街道。
新港山路社區作為中央社會工作部備案試點,創新聚才建隊伍、聚需辦實事、聚智齊參與、聚品樹標桿“四聚賦能”模式,孵化的“心橋解憂”項目,群眾滿意率達98%,投訴率同比下降65%;創新設計“五大員”治理角色,引導外賣騎手化身社情民意收集員、矛盾調解員,深度參與社區治理。桂花山路社區在尚嘉中心商圈整合資源,設計“暖心驛站”,將吸引商超、餐飲等商家參與社區治理,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憩場所,深度落實街道新就業群體服務體系。
服務場景突破:新就業群體與文旅融合雙創新
在新興領域服務中,街道推出“港騎新”六大服務體系,涵蓋專屬食堂、理療站、“小候鳥”公益課堂等,配套心理疏導與家屬技能培訓,構建“就近招募—專業培訓—精準派單—規范管理”的志愿服務參與機制。同時,組建24支志愿服務隊,經培訓后在金沙灘、銀沙灘等景區提供旅游引導、文明勸導等精細化服務,成為文明旅游亮麗風景線。
資源整合方面,街道聯合青島真情巴士集團開展“善者同行”志愿服務協同創新項目,并通過“萬事無憂志愿服務生態賦能特訓營”項目孵化骨干志愿者,推動志愿服務項目規范化、專業化運作。
長效機制構建:從試點成效到治理效能躍升
薛家島街道將在24個社區同步推行“3個1”目標,即每個社區至少培育1支志愿服務隊伍、設計1個實效項目、形成1個實踐案例,通過“組織共育、隊伍共建、項目共創、陣地共享、場景共營”五維推進路徑,成為首個實現“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全覆蓋的街道,全力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樣本。
目前,街道已構建“黨建引領、社工賦能、志愿同行、群眾受益”的基層治理協同發展體系,下半年將深化啤酒節、國慶節等文旅志愿服務場景,舉辦融合工作展示會,持續擦亮“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品牌。專業社工的“精準滴灌”與志愿服務“全域織網”深度融合,讓基層治理既有專業溫度,又群眾熱度。未來將持續優化“五社聯動 機制,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薛家島智慧”。(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