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16日訊 7月16日下午,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第二十一講在青島監獄開講。青島監獄服刑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參加學習。
本次課程以“楚漢戰爭中的百態人生”為主題,由青島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講師團成員王棟主講,通過剖析劉邦、項羽及“漢初三杰”的命運沉浮,為服刑人員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與人生哲理課。
王棟老師以《史記·高祖本紀》為切入點,選取“鴻門宴生死瞬間”“韓信功過是非”“項羽垓下之敗”等經典歷史片段,深入解讀楚漢人物的性格特質與命運抉擇。
課程中,王棟老師結合“上、止、正”三個漢字進行案例解析,將艱深的歷史哲理轉化為簡明的人生智慧。“上”字添一豎為“止”,王棟老師指出:“劉邦的‘上’,是抓住機遇、順勢而為的進取精神,但真正的強者懂得在巔峰時‘止步’,如他稱帝后及時制定律法、安定民生。”他以韓信為例,指出“進取需有邊界,成功后更應懂得收斂欲望”。“止”字加一橫為“正”:他借張良“辭封三萬戶”的典故,闡釋“守正方能致遠”的道理。這些歷史鏡鑒引發在場服刑人員深思。
課程尾聲,王棟以“楚漢相爭的當代啟示”作結,寄語服刑人員:“劉邦的團隊之所以能從弱到強,靠的是‘進退有據’的智慧;項羽的失敗,則源于‘剛愎自用’的執念。你們此刻雖身處高墻之內,但只要以傳統文化為鏡,學會‘上進不驕、知止不殆、守正不移’,便能重寫人生劇本。”
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系列活動以傳統文化為紐帶,將《論語》《了凡四訓》《弟子規》等經典中的“仁愛”“誠信”“和諧”理念融入服刑人員日常改造,通過文化浸潤重塑服刑人員價值觀。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累計開展講座20余場,覆蓋服刑人員數萬人次,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活動將持續發力,繼續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教育資源,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引導服刑人員明是非、辨善惡、知進退,以文化重塑新生,為他們早日回歸社會注入精神力量。(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