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5月16日訊 5月16日,青島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便民服務大集在佳木斯路社區文體廣場火熱開展。磨刀、理發、維修家電、清洗眼鏡等一系列貼近居民生活的服務項目集中亮相,將便利與關懷送到居民家門口。除了實用的服務項目,現場氛圍也格外溫馨。居民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彼此交流互動,鄰里關系在歡聲笑語中愈發融洽。
家電維修區域,來自青島城運汽車服務集團“螺絲釘”志愿服務隊舞陽路保修廠的志愿者王學琪正專心研究著居民剛剛送來的電蚊拍,王學琪不僅是公司為數不多榮獲“青島工匠”“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的技術骨干,更是社區志愿服務中的“暖心達人”,王學琪表示,汽車電路維修與家電維修在原理上有相通之處,這讓他在參與志愿活動時能夠游刃有余,用精湛的技藝和熱忱的服務,為居民排憂解難。
從常見的熱水壺、電飯煲,到復雜一些需要焊接電路板的電器,只要條件允許,他都會盡力幫忙修復。遇到缺少零件無法當場修復的情況,王學琪會及時向居民說明情況,并根據電器的實際價值,給出專業的維修或更換建議。在維修過程中,王學琪還會主動為居民普及安全用電知識,耐心解答他們關于家用電器使用、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用的生活小貼士。“活動中遇到的師傅們都十分熱情,在服務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同事身上學到新的知識和經驗,能利用自己的技術幫助更多人,我感到很開心。”王學琪說。
磨刀區域,總能看到來自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志愿者張慧忙碌的身影,每個月,張慧都會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多次志愿服務活動,即便偶爾活動時間與工作沖突,在團隊的支持下,她也會積極協調班次,只為不缺席每一次服務。張慧表示,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志愿活動,除了能為居民排憂解難,還掌握了許多新技能,她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志愿服務內容也豐富多樣,可謂是團隊里的“多面手”,從最初只會簡單磨刀,到如今能處理復雜的馬扎維修,甚至還跟著老師傅學習了家用電器的維修技能。
在服務過程中,她也遇到過不少“棘手”的活兒,面對居民送來的損壞嚴重的砍刀、斧頭,需要反復打磨。碰到螺絲松動、木料損壞的馬扎,得細致維修。甚至遇上馬扎繩卡在縫隙里的情況,她也會用針一點點挑出舊繩,再換上新繩。“居民們都特別友好,每次看到他們滿意的笑容,聽到一聲聲感謝,心里就暖暖的。實實在在為居民解決問題,這樣有意義的事,我會一直做下去。”張慧說。
活動現場,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的志愿者們也始終秉持著為百姓辦實事的初心,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公司副書記荊斌表示,團隊致力于攜手社區和信新相映公益平臺,聚焦居民生活中的“小缺口”,通過開展理發、清洗首飾、磨刀等一系列細微服務活動,切實為老百姓解決生活難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實則關乎民生大事。通過這些活動,志愿團隊不僅增進了與居民、社區之間的互聯互通,還加強了與公益組織的緊密合作,真正做到了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解民憂。
“開展志愿服務也是提升公交吸引力的重要舉措,這一行動旨在讓市民不僅能在車廂內享受到優質的公交服務,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公交團隊的專業與貼心,將服務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團隊除了每周固定開展的日常志愿活動外,還開設了專業小課堂,對志愿者進行系統培訓。只有當志愿者的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達到一定標準后,才會被安排參與社區志愿活動。這種嚴格的篩選機制,確保了每次志愿服務都能為居民提供高質量、有保障的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團隊的公信力和居民的滿意度。”荊斌介紹道。
此次便民服務大集,不僅為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更成為了增進鄰里感情、提升社區凝聚力的重要紐帶。市北區遼源路街道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耕“家門口的服務”,通過定期開展多樣化便民活動、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拓寬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未來,這里不僅會有更多實用的服務項目,更將凝聚起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讓每一位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街道為民服務的溫度,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郭慧敏)
參加此次活動的志愿團隊包括:
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南巴士第二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服務團隊
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南巴士第八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服務團隊
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
青島城運控股集團交運溫馨巴士安達分公司“馨飛揚”志愿服務隊
青島城運汽車服務集團“螺絲釘”志愿服務隊舞陽路保修廠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八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者團隊
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服務團隊
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南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服務團隊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嶗山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
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公益服務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