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昨天全市共有20多萬人到各大公墓、陵園祭掃,祭掃車輛達25391輛,迎來祭掃小高峰。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傳統祭掃方式逐漸被鮮花祭奠、網絡祭奠等綠色祭掃方式取代,文明祭掃成為社會風尚。
4萬人涌進殯儀館祭掃
昨天早上7點不到,市殯儀館德興路門前已是人山車海,人潮車流沿著重慶路和萍鄉路不斷向這里聚集。
“我7點就到了,沒想到有人來得更早。”家住鎮江路的市民秦先生告訴記者,他預料清明節小長假前來祭奠的人會非常多,因此特意起個大早,可是人依舊不少。他考慮到殯儀館沒處停車,就把車停在了附近的臨時停車場。
據市殯儀館統計,昨日約有4萬人到市殯儀館祭掃。早上6點半左右,殯儀館就迎來了大量祭掃市民,高峰一直持續到八九點。祭掃人數的增多也加大了交通壓力,市北區交警大隊正在執勤的交警告訴記者,早晨7點至9點,由于入館人數較多,市殯儀館外圍交通壓力較大,車輛經過緩慢。
鮮花祭奠逐漸取代燒紙
在殯儀館門口,專門設置了鮮花換燒紙區域,來自酒店管理學院的志愿者們手持鮮花,見到拿著燒紙的市民就主動走上去,用鮮花從市民手中換下燒紙。記者注意到,不少市民自己帶著鮮花而來。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換了兩大包燒紙。”志愿者盧佰文告訴記者,她經常到殯儀館做志愿者,主要是為了倡導市民文明祭掃,根據今年的情況來看,市民文明祭掃情況明顯好多了,主動換燒紙以及自帶鮮花祭掃的群體都多于以往。市殯儀館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館內準備了千束鮮花用來進行鮮花換燒紙活動,換來的燒紙殯儀館會統一送進焚燒爐焚燒。
在鮮花換燒紙區域對面的“天堂信箱”旁,一位女士正在低頭給逝去的親人寫信,一封信寫完,投入信箱中,以慰思念。這名女士說,不管是燒紙還是寫信,都是懷念逝者的一種方式,有了這份情感寄托就足夠了。
在市殯儀館,禁止燒紙的“文明祭奠區”中,前來祭奠逝者的市民往來不絕;安裝了消煙除塵焚燒爐的“環保祭奠區”,來此祭奠的市民也排起了長隊……
據悉,在我市其他公墓和陵園,鮮花祭奠早已取代燒紙成為祭奠逝者的主要方式。
記者 吳帥
摒棄陋習文明祭奠
團市委開展“文明祭掃、綠色生活、平安清明”主題活動
早報訊 清明期間,共青團青島市委、青島市青少年綠色聯盟開展了“文明祭掃、綠色生活、平安清明”主題活動。
為倡導全市青少年通過文明、環保的祭奠方式悼念親人、寄托哀思,嚴防火災,共青團青島市委、青島市青少年綠色聯盟組織志愿者在城陽區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文明祭掃、綠色生活、平安清明”主題活動,號召青少年摒棄焚紙燒香、燃放爆竹等陋習,提倡用鮮花祭奠、網上祭奠、植樹祭奠等多種方式開展文明祭奠英烈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求實學院的青青綠盟志愿者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長眠于此的118名有名烈士和26名無名烈士鞠躬并敬獻鮮花,綠色環保志愿者代表在活動現場發出文明祭奠倡議。
(記者 于順 通訊員 吳曉菲)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