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近期舉辦的兩場“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記者見面會,生動展現了山東在高端制造與品牌建設上的雙重突破。首場聚焦機器人產業鏈創新,以科技感十足的展示凸顯山東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實力;第二場以“鏈出新生活”為主題,通過企業家講述品牌故事,呈現山東制造的質量標桿與創新成果。
兩場見面會均出現青島企業身影
在這兩場見面會中,青島企業作為重要參與者,再次彰顯了其在產業鏈中的引領作用。
聚焦“無人家務”愿景,海爾研發清潔、康復、食品管理等實用型機器人,與家電深度聯動。目前,海爾通過“家庭+工業”雙軌戰略的生態整合與技術創新,布局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三大領域。相關數據顯示,海爾清潔機器人年出貨量接近百萬臺。
在大家熟悉的智能家電領域,海信加快高端化轉型,市場地位位居全球前列。與此同時,海信還拓展了半導體、智慧能源、汽車電子等高端產業,構筑起發展新優勢,逐步實現從家電企業到高科技企業的轉型。
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青島新力量
以海爾、海信兩家企業為代表,可以看到青島企業在智造領域的創新力和在質造方面的可靠性。與此同時,一批青島新銳企業正成為產業鏈上的關鍵支撐。
“5年前,我們國家進口的氮化硅主要來自日本、瑞典和德國,每噸售價超過80萬元,而且供應沒有保障。”如今,憑借自主研發,青島瓷興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通過國際電動汽車產業鏈認證的氮化硅粉體供應商,相關產品應用于特斯拉、比亞迪等知名新能源汽車。
當下,大模型的競爭已進入“現實主義”時代——核心不再是拼參數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落地,解決實際問題。青島國實科技建成的 “海悟”大模型發布僅一年多,已服務50余家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及大型涉海企業。
鏈主企業引領產業“上下游”生態
7月21日,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產業鏈主企業名單公布,62家具備產業引領能力的青島企業集結“亮相”。
以高鐵動車組、船舶、汽車等終端產品為例,其由成千上萬零部件組成,高度依賴產業鏈協同。目前,中車四方引領的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已集聚200余家配套企業,覆蓋控制、牽引等全系統,催生出氫能源智能城際動車組、碳纖維地鐵列車等“青島首創”成果。
這些企業作為產業鏈“超級節點”,將通過規模引領、技術突破、集群帶動三大核心能力驅動產業生態。
產業鏈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品牌建設則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青島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構建,正在為山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推動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信網評論員 趙曉珊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