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0/26 15:57 -- 來源: 信網
5分鐘一盤魚香肉絲,8分鐘一盤香菇滑雞……隨著“懶人經濟”等現象帶來的消費市場改變,預制菜憑借簡化的操作、干凈的包裝等優勢不斷擴大消費市場,同時,預制菜存在的食品安全等也清晰可見。2022 10/26 15:44 -- 來源: 信網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預售已開啟,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迎來新規則。告別零點、一鍵退差價......這些新規和注意事項請各位消費者們仔細閱讀。2022 10/24 09:13 -- 來源: 信網綜合
自2012年起,青島市每年都把“菜市場”的事搬上市“兩會”。經過十年發展,青島農貿市場一步步蝶變,逐漸告別以往“臟亂差”“腥臭濕”的形象,讓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2022 10/21 13:49 -- 來源: 信網
再過不久,青島最美的秋景就要到了,你想好要去哪里賞秋了嘛?這幾個寶藏賞秋地值得一看。2022 10/12 15:47 -- 來源: 信網綜合
國慶假期已經走遠,出游大軍現在也都回歸了正常的生活,上班的已經到崗,上學的已回歸課堂,隨著出行人數的減少,景點也不再是人擠人。加上秋季氣候宜人,最佳錯峰出游正當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十一過后,會迎來一個短暫的旅游淡季,游客較少,體驗感會更好。2022 09/30 16:56 -- 來源: 信網
青島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建立數量充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事關全市老年人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2022 09/30 16:28 -- 來源: 信網綜合
2016年青島出臺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是二孩出生高峰期,預計于2023年迎來小學入學高峰,一年級入學達15萬至16萬人,青島市提前準備以積極應對。2022 09/30 09:28 -- 來源: 信網
金風送爽,秋色宜人。國慶節將至,黨的二十大也即將召開。青島大街小巷、臨街商戶處處懸掛國旗,營造出莊嚴喜慶、文明和諧的濃厚節日氛圍,展現了全市人民共迎國慶,對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烈期盼。2022 09/28 10:08 -- 來源: 信網
青島市網上辟謠平臺推出辟謠盤點策劃欄目“辟謠信號站”,形成辟謠品牌效應,擴大真相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引領網民對熱點謠言“溫故而知新”,逐漸培養識謠辨謠的思維習慣;用高頻詞、高密度的權威信息傳遞真相,辟謠加密次數,擠壓謠言在網絡上的寄生環境。2022 09/27 10:01 -- 來源: 信網
或改造拓寬,或延伸貫通,青島正在加快打破一個又一個城市交通“堵點”,青島的各個角落都響徹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奮進曲”,一幅城市蝶變的宏大畫面,正在青島加速形成。2022 09/22 16:08 -- 來源: 信網綜合
現如今,市民和游客越來越追求深層次的城市體驗感,有時間卻“無處可去”,想花錢卻覺得“不好玩”等現狀,需要城市拿出供給側發力的行動和決心。2022 09/19 16:13 -- 來源: 信網
隨著天氣漸涼,季節性流感又開始抬頭。目前,北方已經慢慢進入流感的高發季節。專家表示,老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2022 09/16 15:43 -- 來源: 信網綜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2022 09/15 13:52 -- 來源: 信網
受臺風“梅花”影響,青島14日開始出現風雨天氣。目前,青島涉海A級景區全部關閉,多景區發布閉園公告,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臺風來了如何應對?這份防御指南請查收。2022 09/09 07:57 -- 來源: 信網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2022 09/05 08:32 -- 來源: 信網綜合
互聯網通達億萬群眾,連接黨心民心,新形勢下守護網絡安全,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靠人民”理念,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2 08/31 17:43 -- 來源: 信網綜合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市已建成電動汽車充電站1397座,充電樁3.44萬臺;建成換電站22座,其中公交換電站7座、乘用車換電站15座。2022 08/26 17:07 -- 來源: 信網綜合
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擴建220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16萬個,10個重點低效片區的教育設施配套完善,100所新校建成投入使用,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圖有信兒 | “家門口”上好學校!青島基礎教育攻堅行動一圖速覽
2022 08/26 17:07 -- 來源: 信網綜合
教育是民生之本,青島發布《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聚焦基礎教育熱點難點,通過十大攻堅行動,推進學位充足供給,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滿足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