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為民企辦實事④|淄川七河生物菌棒出口一網通辦
位于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區的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食用菌生產、銷售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年出口菌棒約4500萬棒、出口額達3.5億元,幾乎每天都有十幾批菌棒發往世界各地。然而,自2023年國家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出境監管后,辦理出口審批手續成為企業頭疼的問題。
“以前,我們專門有一個業務員負責這些手續,先郵寄相關申請材料到省農業農村廳,省廳審核審批后再將紙質證郵寄給我們,一來一回,一個周時間算快的。”七河生物國際業務物流部經理戴安國說,辦完證以后,再去海關審核,一旦遇到意外情況,菌棒就只能滯留在港口。
用木屑等原料配制成載體,接種上菌種、培養出菌棒,然后出口到國外,再生產出香菇等各類鮮菇,這是七河生物創新的“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模式。
但是,由于菌棒里的菌種屬于種質資源,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如出口菌棒,需要先向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申請食用菌菌種出口審批,且“一批一單”,也就是出口一批就需要申請審批一次,然后出口申報時再提交海關核銷。
七河生物遇到的情況不是個例。在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的一次行政審批服務開放日活動上,食用菌行業企業代表將這一急難愁盼問題反映出來。
怎么解決?在調研的基礎上,省農業農村廳與青島海關、濟南海關、省大數據局聯合打通數據壁壘,實現食用菌菌種出口審批與海關出口業務聯網審批, 打通了企業出口菌種的“最后一公里”。
具體做法上,企業工作人員登錄省政務服務平臺,在“食用菌菌種出口審批”事項辦理專區線上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省農業農村廳受理審批并制發生成電子證照。在這一環節,減少了紙質申請材料和審批表的郵寄辦理時間,平均每件縮短3—4天。
而后,省農業農村廳通過省電子證照系統實時推送給海關,海關可自動識別報關單備注信息中的種質資源證書編號,根據編號自動調取實現即領即報、即報即審、即審即放,從以往需要2天的辦理時間縮短至秒放的“零待時”通關。
此外,電子證照數據聯網后,可自動驗核農業農村部門出具證照信息與企業申請通關提報的電子信息的一致性,減少紙質單據可能存在的信息錯誤,節省信息核實、郵寄換單等糾錯時間。
“現在來看,最快的話,今天接到訂單,接著提交審批申請,基本上后天就可以從港口發走了。這樣一來,我們企業不僅省了人力等,最主要的是客戶的訂單可以及時接、及時發,企業競爭力也大大提升了。”戴安國說,企業位于外省的一家子公司現在還是紙質申請審批的流程,當地也正在學習推廣山東的這一改革舉措。
食用菌菌種出口一網通辦
食用菌行業企業通過省政務服務網提交申請,省農業農村廳將食用菌菌種出口審批制發生成電子證照,通過省電子證照系統實時推送給海關,海關審核后完成通關手續,實現審批效率和審核精準度雙提升。
據統計,自2024年6月下旬至2025年7月底,累計辦件量3500余件。
企業有話說
七河生物國際業務物流部經理戴安國:食用菌菌種出口審批與海關通關業務一網通辦,不僅企業人力等成本減輕了,且線上及時審批也提高了效率。希望有更多這種響應某個行業領域個性化需求的政策,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發展。
(大眾新聞記者 毛鑫鑫 通訊員 賈士軍 崔慧)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