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力爭2027年藍莓產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見習記者 高小巖
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出臺《關于加快藍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動藍莓產業發展提檔升級,促進藍莓產業從規模優勢向質量效益優勢轉型。根據《實施意見》,到2027年,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50億元,實現畝均增產5%以上,精深加工產值增長10%,“黃島藍莓”品牌引領成效顯著。
自1999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寶山鎮金溝村試種藍莓、引入藍莓產業以來,新區發展藍莓產業已二十余載,“黃島藍莓”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如今,西海岸新區藍莓產業已形成較大規模,種植面積達9.8萬畝,年總產值超40億元,建成全國縣域面積最大、產業化水平領先的藍莓規模化種植基地,被譽為“中國北方藍莓產業化的搖籃”。
隨著國內藍莓種植技術升級,藍莓產量增長,價格卻連續下調。“當前新區藍莓產業發展面臨‘量升價降’難題。”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彭善亮直言。為破解藍莓產業發展困境,新區起草該《實施意見》,引導產業提檔升級,讓藍莓產業成為新區支柱性富民產業。
《實施意見》提出加快藍莓產業高質量發展重要舉措,通過科技賦能、價值提升、機制保障等措施促進藍莓產業轉型。
科技賦能,升級藍莓產業生產端。《實施意見》指出,要強化資源整合與基礎建設,拓展基質栽培、智慧農業等新模式發展空間;整合資源,完善水電路網,全面推廣藍莓種植水肥一體化;完善藍莓產業大數據平臺功能,探索構建“數字平臺+智慧平臺+AI平臺”三位一體網絡,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藍莓全產業鏈發展。
價值提升,做強藍莓全產業鏈。《實施意見》聚焦全產業鏈延伸,一方面向上發展精深加工,重點引進與培育藍莓花青素、凍干粉等高附加值產品,推動藍莓枝葉果渣全資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向下強化“黃島藍莓”地標品牌,強化市場監管力度,深度融合直播帶貨、短視頻傳播、農產品展會等推介資源,并融合三產業態,發展“農業+”,打造采摘研學、休閑觀光、文創餐飲等新業態,提升畝產綜合收益。
機制保障,高質量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實施意見》創新聯農機制,推行股份合作、保底分工,有效解決農民種植、銷售難題的同時保障共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同時,引進高層次科技與營銷人才,大規模培訓新型農民和技能人才,并完善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和綠色防控制度,保障藍莓產業安全、產品安全與環境可持續。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