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意念操控”照進現實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見習記者 高小巖
元思(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內,一位體驗者頭戴輕盈頭環,全神貫注盯緊屏幕,僅憑“意念”,便讓一架無人機緩緩起飛、轉向、穿過圓環等障礙。一個半月前,這項技術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北京錦標賽腦控飛行控制賽中獲得一等獎,向世界展示出中國腦機接口技術的強大潛力。
2023年6月,這家專注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前端軟硬件研發的科創企業正式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新區重點引進的人才科創項目,元思科技聚焦醫療康復與智慧康養領域,致力于攻克國產腦機接口前端技術領域關鍵難題。
自主研發“通感一體”技術,打造完整產品矩陣
“腦機接口在前端的處理、采集和分析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里?,F在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企業用的醫療器械大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所以研究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元思(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北京大學博士后王文愷介紹。
面對技術壁壘,王文愷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00后”占比過半的年輕團隊,自主研發“通感一體”感知系統。通過通信技術與材料科學深度融合,構建自主技術體系,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通”即團隊所開發的低功耗、高帶寬的點對點通信系統,適配大規模腦機應用部署場景中高移動、高可靠、大吞吐通信需求。
“感”則指團隊突破傳統電極材料局限,自主研發的水凝膠電極新材料。這種創新材料能夠更舒適、更穩定地捕捉神經電信號,確保信號高保真度,提高后續分析結果精準度。
基于“通感一體”技術,元思科技打造了完整的產品矩陣。
在醫療領域,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研發的腦電圖機系列產品,包括臺車式和便攜式兩種形態,主要應用于醫院神經內外科、康復科、兒科等科室,用于神經系統與精神類疾病診斷和分析,比如癲癇、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等。
“我們嚴格按照醫療行業標準進行產品開發,目前正在申請山東省腦電圖機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王文愷表示。元思科技所研發生產的電極材料已獲得歐盟CE認證,具備技術出海資格。此外,公司還開發腦控康復手、腦控輪椅等康復產品,為患者提供主動康復解決方案。
在消費級市場,元思科技產品有著更加多元的應用場景。榮獲世界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的腦控無人機、三等獎的腦控機械手,以及意念打字系統等創新產品,為腦機接口技術普及應用提供更多可能。公司還推出可穿戴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通過采集前額葉信號,監測佩戴者專注度、放松度等狀態,并開發相應訓練游戲,吸引消費者興趣。
推動構建完整產業生態,加快臨床應用落地
為解決傳統腦機接口設備佩戴不適等問題,元思科技正在材料領域開展深度創新。“我們自主研發的凝膠電極材料,讓佩戴體驗得到顯著改善,配合專門設計的設備卡扣,實現了即戴即用,避免傳統電極材料繁瑣操作。”王文愷介紹。
此外,公司還開發出電子皮膚和高密度表面肌電材料。這些創新材料像“紋身貼”一樣,可直接貼在手上,觸感柔韌,能夠精準識別動作。“紋身貼”上可定制采集通道密度,為醫療診斷提供免于扎針的創新解決方案。
根據《山東省腦機接口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腦機接口是新質生產力代表性領域。依托該行動計劃,元思科技正在青島構建完整產業生態,串聯起神經芯片、腦機接口設備、多模態算法等產業鏈,并與青島康復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基地等在青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腦機接口產業算法模型革新與臨床應用落地。
未來,在以高標準持續深耕醫療康復領域的同時,元思科技也將探索前沿技術在智慧康養等消費領域的應用,讓高標準康復器械走進普通人生活。“腦機接口行業目前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應用想象空間巨大。我們希望通過腦機接口技術,為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重獲生活能力的新解決方案,讓前沿科技惠及千家萬戶。”王文愷說。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