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藻從“論噸賣”到“論克賣”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一個占地面積約288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只有6個人在崗工作……這是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海藻”)褐藻膠工廠數字化、自動化升級后的效果。
“你看,工作人員操作吊臂將海藻原料投放到浸泡罐后,接下來的水洗、精制、脫水、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僅需幾個人管理。”明月海藻項目設計部總監高勇緒帶著記者參觀介紹,“以前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多人操作、管理,全車間有200多人。”
生產車間的末端,工作人員正將長條、顆粒狀的海藻酸鈉打包,后續將進一步加工生產工業級、食品級乃至醫藥級海藻酸鈉產品。近年來,明月海藻一邊推動數字化、自動化建設,一邊加快海藻產業轉型升級,已構建起覆蓋吃、用、醫的海藻全產業鏈條,正向著千億級海藻大健康產業躍遷。
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
“27年來,我們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心無旁騖專注海藻開發。”談起企業的創新發展密碼,明月海藻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張國防說。
從1998年接手明月海藻這家半停產的老國企,到如今將其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業,張國防一步步帶領企業走出生存困境,走出了一條從工業級向食品級再到醫藥級升級的發展路徑。
“不創新升級不行。”張國防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末,國內對海藻的利用主要是提取碘、甘露醇和海藻膠“老三樣”,產品比較單一,用途也很有限,主要用于工業印染。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替代品。“那時,海藻產品附加值低且同質化嚴重,行業競爭日益內卷,產品利潤降低。市場‘倒逼’我們進行產品創新,否則企業將無法發展。”
充分提取海藻本身的活性物質和活性成分,明月海藻的“海藻+”深度開發道路由此開始:每噸8000元的海帶經過提取變成每噸價值1.6萬元的海藻酸鹽,再加工成海藻酸纖維,價值提高到每噸8萬元,做成海藻酸鹽傷口敷料每噸賣240萬元,而純化得到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每克超過1000元……從“老三樣”到實現工業級、食品級再到醫藥級的“三級跳”,明月海藻研發的海藻產品更豐富,價值一路攀升。
“我們生產的海藻原料,輸入到乳制品企業,可以讓乳制品防止水乳分離;輸入到肉制品企業,可以讓肉質更加松軟;輸入到印染廠,可以讓服裝色澤更加鮮艷不脫色;輸入到藥廠,可以讓藥品起到緩釋作用。”明月海藻黨委副書記楊曉菁介紹,在作為原料產品輸出的同時,也逐步生產出更多特色功能產品,包括食品、化妝品以及高端醫療輔料等。如今,一棵小海藻在明月海藻手中已裂變出百余種高附加值產品,應用于數十個行業,實現了從“論噸賣”到“論克賣”的價值躍升。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明月海藻的海藻利用實現了由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轉變。到今天,這家企業已布局海藻功能原料產業、海洋健康產品產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生態肥料產業、海洋文化旅游產業五大產業板塊,海藻酸鹽產品產量、銷量均居全球首位,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國際市場占有率分別超過40%和30%,穩居世界第一,被譽為青島“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
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數字化車間通過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及自動化技術,實現了生產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和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明月海藻作為一家制造業企業,近年來加快數字化車間建設,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以前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記錄數據,手里拿著紙和筆,每一項參數都需要人工手寫;現在數字化升級后,他們用上了手機和平板,只需點擊幾個按鈕,就可以輸入相關信息,而且很多參數實現自動記錄,只需要核對即可。”明月海藻大數據中心數據分析專員曹蘊澤說,數據的數字化積累,還方便了企業后期管理、分析使用。他通過大屏幕向記者展示企業數字化升級后的各個板塊:“目前,我們已經實現銷售管理、供應商管理、食品膠生產工藝管理等20多個業務場景應用,未來還將搭建至少15個業務場景落地。”
走在明月海藻褐藻膠工廠,屈指可數的工作人員,直觀反映著生產車間數字化、自動化升級后的成效。“現在已經實現全自動化,一鍵啟動,生產線持續不間斷運行,生產效率直線上升。”高勇緒說,以脫水環節為例,過去這道工序至少需要十幾名工作人員一起完成,投入自動化設備后,三臺螺旋壓榨脫水機只需一名員工就能操作,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生產車間里還安裝了多套預警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關鍵設備的溫度、噪聲、震動,一旦這些參數超出預設范圍,就會立刻在工作人員的手機上“報警”。“以前工作人員都是現場巡查,每天兩到三次。從今年3月份到現在,我們在多個生產車間陸續安裝了111套預警系統,大約占所有生產車間的30%到40%。”高勇緒介紹,現在工作人員只需要定時查看手機就可以,如果發現參數有問題,再到現場核實。
以數字化升級為支撐,明月海藻加快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近年來建設了海洋食品加工安全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層次科研平臺,多項科研成果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4項,先后取得國家級科研項目2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30余項。
一棵小海藻做成一個大的產業鏈。目前,明月海藻正通過搭建平臺,吸引越來越多的高端科研人才聚集,并與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不斷攻克技術難題,推動海藻產業向高端化、高值化發展。“海洋產業是朝陽產業。我們爭取到2028年,將海藻大健康產業做到100億元以上;到本世紀中葉,形成上下游千億級產業鏈,引領行業健康向好發展。”張國防說。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