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掘金粉絲經濟 青島商場“花式”追星
青島購物中心正在成為大型追星現場。8月31日晚,青島萬象城下沉廣場上演全場合唱名場面,五月天的粉絲們相聚在此高唱偶像的成名曲,這一幕也讓來來往往的路人為之動容。青島萬象城舉辦的這場歌友會是當下青島商場花式“追星”的一個縮影。
今年暑期,演唱會經濟成為拉動青島消費市場的強勁引擎。孫燕姿、周深、林憶蓮、伍佰、羅大佑等明星來青舉辦的演唱會不僅場場爆滿,同時也帶動了餐飲、住宿、娛樂等領域消費。面對演唱會經濟帶來的“潑天”流量,青島萬象城、嶗山萬象匯、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利群西海岸金鼎廣場等知名購物中心紛紛舉辦歌友會、粉絲應援活動,將明星的號召力轉化為消費力。記者采訪青島多家購物中心了解到,歌友會、應援會不僅能為商場帶來客流量,粉絲的購買實力不容小覷。
商場扎堆為明星應援
記者盤點青島多家商場發布的活動信息,今年7月以來,青島商場舉辦的明星應援活動就超過10場。7月12日,青島金獅廣場舉辦周傳雄應援活動。8月30日,嶗山萬象匯舉辦周杰倫七夕專場歌會。8月31日,嶗山萬象匯舉辦汪蘇瀧歌友會。9月初,青島凱德MALL舉辦黎深應援活動。
8月22日,汪蘇瀧在青島舉辦演唱會,來自全國各地的汪蘇瀧粉絲們齊聚青島,為偶像打氣加油。為了舉辦粉絲應援活動,萬象城直接將商場布置成為“痛樓”,不僅設置了花墻打卡場景,還將商場里的大屏全部設置成汪蘇瀧主題。在萬象城二期門前的廣場,商場還專門擺放了一輛應援車,粉絲們只要在應援車消費,就有機會獲得偶像周邊產品,汪蘇瀧的粉絲們在應援車前排起百米長隊。
歌友會也是商場偏愛的活動形式。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張杰將在青島市民健身中心體育場舉辦演唱會。利群西海岸金鼎廣場在9月13日舉辦張杰粉絲歌友會,為張杰演唱會應援。商場不僅為粉絲們準備了應援物料,還在商場大屏上輪番播放明星的海報。歌友會舉辦當天,現場氣氛熱烈,參與全場大合唱的粉絲們流下激動的淚水。張杰粉絲們的熱情也打動了來來往往的市民。
虛擬偶像的應援也是商場偏愛的活動。9月初,凱德MALL舉辦了手游《戀與深空》男主角黎深的應援活動,商場不僅為黎深設置了絕美花墻、人形立牌等打卡點,還舉辦了藍色花瓣雨、黎深全場大屏霸屏等活動。手游《戀與深空》中的多位虛擬主角在現實中有大量忠實粉絲。
為商場帶來線上線下大流量
商場為何熱衷于舉辦粉絲應援、歌友會等活動?商場看中的正是明星效應帶來的巨大客流量。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企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星對粉絲有很大的號召力,通常明星官方舉辦后援會、歌友會,明星的粉絲們也會積極參加。通過舉辦活動,也會帶動周邊客流。
除了拉動線下客流量外,粉絲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同樣為購物中心所看重。業內人士介紹,粉絲到現場為明星應援時通常會在小紅書、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發布應援活動,這些內容自帶熱度與真情實感,既能形成品牌曝光和口碑傳播,也為商場帶來了持續且自發的大流量傳播。粉絲拍攝的精修圖、現場視頻和打卡攻略,精準觸達更多潛在客群,實現“線下活動—線上發酵—二次到店”的傳播閉環,有效提升商場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關注度和品牌好感。
今年6月,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曾舉辦過一場明星王一博的粉絲應援活動,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的摩天輪與購物中心的大屏幕全部啟用為王一博應援。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企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星應援活動為購物中心在社交媒體上起到的帶動作用很大,有熱心粉絲會在購物中心設置的每一處打卡點拍照打卡。
直接帶動餐飲、服裝等品類消費
明星的粉絲應援活動同樣會拉動商場消費。記者盤點萬象城、萬象匯、西海岸利群金鼎廣場舉辦的粉絲應援活動發現,幾乎所有商場都會提出相應的優惠促銷活動。西海岸利群金鼎廣場企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粉絲應援活動對餐飲業態拉動作用最大,大家在參加完應援活動之后通常會在商場聚會,各大餐飲門店就是最好的場所,我們通過調查測算發現,粉絲們的購買力并不低,他們通常會選擇像日料、粵菜等客單價較高的門店。”
該負責人同時介紹,除了餐飲外,粉絲們在商場還會有其他消費需求。比如他們在參加活動提前到場時會在商場的黃金首飾、服裝鞋帽等區域閑逛,也會帶動相關消費。曾經有粉絲在參加完應援會后在商場的汽車靜展上參觀,最后購買了一臺由自己愛豆代言的汽車。
粉絲經濟有待繼續挖掘
消費者對商場的場景需求已經從“一站式購物”的便利性,延伸到對消費環境的文化性、體驗性、藝術性和沉浸式的多重體驗追求。多位購物中心企劃部工作人員介紹,相比于商場舉辦的節慶類促銷活動,針對粉絲的應援活動無疑更加精準,商場無論是在設計文娛活動還是促銷政策都更加精準,效果也更加明顯。
利群西海岸金鼎廣場企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幾次舉辦歌友會、明星應援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粉絲經濟的巨大潛力,以后我們還會繼續舉辦相關活動,并且探索出更多形式,在舉辦好明星應援活動的同時,也能拉動商場消費。”該負責人坦誠,目前粉絲對商場消費的拉動主要還集中在餐飲品類,希望以后能與服裝鞋帽甚至是珠寶首飾等聯動起來。
粉絲經濟的本質,是對“體驗價值”的深度認同與追逐。當粉絲愿意為一場見面會跨城奔赴、為一件聯名產品支付遠超實用價值的溢價,他們所購買的早已不限于實物,更是一份情感認同與社群歸屬。購物中心不僅能夠在短期內引爆客流、拉動銷售,更可借勢重塑品牌形象,打造具有情感黏性與傳播力的消費場域。從限時主題快閃到沉浸式互動體驗,從粉絲專屬權益到內容共創機制,都是將短暫熱度轉化為長期品牌資產的關鍵路徑。
長遠來看,粉絲經濟不應止步于流量收割,而應成為商業體構建人性化消費生態的重要一環。真正可持續的運營,在于將明星效應轉化為品牌自己的話語體系,使粉絲情感沉淀為品牌認同,最終實現商業價值與情感價值的雙向滋養。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李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