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聊城林下經濟面積逾8萬畝年產值4億余元
從陽谷的蟾蜍、蚯蚓,到莘縣的食用菌,再到冠縣的林下中藥材,聊城市通過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等聯結機制,引導分散林地經營權向新型經營主體集聚,全市已發展林下經濟面積8萬余畝,年產值達4.45億元。
據介紹,目前,聊城市林下經濟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林—蛙—菜”生態循環:陽谷縣趙王河林場和冠縣毛白楊林場引入企業資本,利用林蔭空間養殖藥用價值高的中華蟾蜍。幼蛙精細化飼養、成蛙林間放養,輔以林下種菜,形成物質循環鏈條,畝效益突破3萬元,獲評省級生態養殖園區。二是“林菌共生”降本增效:莘縣馬西林場與合作社攜手,在林下規模化種植草菇、羊肚菌等珍稀菌類。林間天然的溫濕度調控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廢棄菌棒還田又滋養林木,500畝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預計畝年產值可達5萬—6萬元。三是“林游融合”釋放紅利:冠縣“中華第一梨園”巧妙嫁接生態與文旅,年吸引游客超百萬人次,帶動周邊3000余人就業。
下一步,聊城市將持續聚焦適度規模經營、林地效益提升和林業產業做強三大關鍵,暢通林權流轉渠道,激活經營主體活力,釋放以林保水、以林生金、以林固碳的多元潛力。
記者 孫亞飛 通訊員 白文斌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