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這個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青島以實際行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人才。
傳承不斷 青島的抗戰基因悠久
1919年5月4日,“還我青島”成為當時的最強音,迅速傳遍全國,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激勵著每個國人,抗戰精神在青島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1929年7月至1930年8月,青島各級黨組織先后組織領導了日商紗廠工人大罷工、大英煙廠工人罷工、青島5000名人力車夫大罷工。1931年初,在市委領導下,青島工人運動形成一個小高潮,四方機廠、《青島時報》館、港務局、華新紗廠等爆發了不同程度的罷工。“九·一八”事變后,青島地下黨組織和共青團組織迅速行動,掀起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抗日救亡運動,喚起民眾覺悟。“七七”事變后,在市級黨團組織尚未恢復的境況下,散落各處的共產黨員不忘使命,在郊區建起數支武裝隊伍,燃起抗戰烽火,鼓舞民眾抗日斗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青島自此結束了被殖民的歷史。
從反抗殖民和壓迫的吼聲,到青島解放的歡呼,如今這座城市的愛國主義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在青“看艦” 群眾愛國擁軍熱情高漲
經歷過百年的發展,青島也從起初小漁村發展為國際大都市,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多樣化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在不斷進行,今年海軍節期間,北部戰區海軍5艘艦艇在青島舉行艦艇開放活動,廣受歡迎。市民、游客可通過“北海艦隊”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一位來自哈爾濱的8歲少年在揮舞著國旗拍照,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軍,得知艦艇開放活動的消息,特意向學校請假,坐飛機來到青島。退役多年的廖先生得知“家鄉艦”成都艦在奧帆中心碼頭開放的消息,特地帶上和成都艦同齡的兒子趕到青島參觀,曾在海軍部隊服役的經歷,讓他對軍艦抱有不一樣的感情。
在“八一”建軍節之際,青島海洋軍事展覽館舉辦了海軍研學營活動,迎來全國各地中小學生參與。活動以“聽艦艇軍官講海軍故事,以少年之志護萬里海疆”為主題,邀請海軍881艦航海長于平親臨授課,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海軍歷史、厚植國防情懷。
艦艇開放和海洋軍事展覽館研學營等活動極大地拉近了民眾和海軍的距離,全面增進了民眾對中國海軍的了解,感受人民海軍的硬核實力和溫暖情懷。活動舉行期間,超過15萬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登上戰艦,一睹海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風采,體驗一場沉浸式的國防教育,感受“海軍城”青島的濃厚雙擁氛圍,無數人的愛國夢、強軍夢在這里圓滿,從這里啟航。
新時代青少年不忘使命和擔當
革命精神如同生生不息的火種,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心中持續燃燒。轉眼80年已過,今天的青島已然是一番全新面貌,革命抗爭的故事在校園中不斷回響,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7月1日,2025年青島市“紅色文化主題月”主場活動成功舉辦,活動上發布了7條紅色研學線路,有機串聯起46處重要革命遺址、抗戰紀念館和烈士紀念設施,引導廣大群眾走進歷史深處,感悟抗戰精神。
今年清明節,青島市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活動在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舉行。近年來,青島持續抓好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各區市各學校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在革命戰爭紀念地、重大戰役發生地、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紀念活動、特色宣講活動和紅色研學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下,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紅色基因不斷傳承延續。
從80年前的一場場愛國運動,到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青島始終銘記歷史,通過多種途徑講好抗戰故事,讓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貢獻。
信網評論員 孫寶震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