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青島這座兼具海洋氣質與工業底蘊的城市,正以“創造者”的姿態勇立潮頭。從“青島制造”“青島智造”到“青島創造”,從傳統產業升級到新興領域突破,青島的創新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成為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
青島創造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
青島曾孕育自行車廠、啤酒廠等民族工業,創建于1915年的青島自行車公司,是我國自行車工業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改革開放后,青島形成了以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為代表的五朵制造業“金花”,在全國脫穎而出并揚名國際市場,成就了青島“品牌之都”的城市形象。
進入新時代,青島創造在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向著更高水平、更寬領域邁進,展現出“了不起” 的硬核實力。作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島海洋科研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集聚了嶗山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涉海科研機構,在深海探測、海洋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同時,創新動能持續向高端制造輻射,海信通過突破大功率激光器封裝關鍵技術瓶頸,成功打破高功率三色激光器的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聯合屏幕生產企業突破國產化抗光膜片,在西海岸新區投產了目前北方最大的光學膜片生產基地。
從早期的工業筑基到如今的創新騰飛,青島創造始終沿著歷史的軌跡不斷進階。這些成就的背后,是青島百年創造歷史下創造力的蓬勃發展。
創新沃土孕育“硬核”成果
青島的創造力最先體現在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標志著我國已基本掌握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立足國家重大工程領域對超高精密測量儀器的迫切需求,實現高精度測量技術的國產化替代,為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醫療器械、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海爾卡奧斯以“AI+工業互聯網”為抓手,以“用戶驅動”為動力,重塑全球智造新生態。
這些“青島創造”,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扎根產業需求,既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又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中國海洋科技的“創新引擎”
作為我國海洋科研的“心臟”,青島匯聚了全國頂尖的海洋科研力量,諸多“國之重器”誕生于此。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青啟航,實現中國深海探測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海燕-10000”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達8213米,占據深海觀測領域的高點;“奮斗者”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創中國載人深潛紀錄;“深海一號”船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抵達青島母港,圓滿完成中國首個大西洋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任務……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學城,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眾多高端科研資源匯聚于此,為海洋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的突破性成果,彰顯了青島在海洋科技領域的硬核實力,讓“中國創造”在全球深海科技競爭中占據重要一席。
“青島創造”的深厚歷史積淀,展現出領先的洞察力。從啤酒的麥芽香到高鐵的飛馳,從紡織機的轟鳴到深海探測的寂靜,詮釋了一座城市的創造偉力。未來,青島必將繼續厚植歷史根基,涌現更多創造奇跡。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