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消保委在我市各大高校通過紙質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網絡購物及維權情況展開調查。包括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在內的7所高校4569名大學生接受了調查。其中女生占57.28%,男生占42.72%。調查數據顯示,有99.08%的大學生有過網購經歷,服飾、話費、小飾品類物品占網購前三位。與此同時,網購分期付款這一服務項目也逐漸受到不少學生的熱捧。
現狀
99.08%大學生網絡購物
調查數據顯示,99.08%的學生進行過網絡購物。僅有0.92%的學生沒有過網絡購物經歷,他們不選擇網絡購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擔心商品的質量問題;其次是質疑網絡的安全性。從網絡購物頻率上來看,63.58%的學生平均1個月至少會進行1次網絡購物,其中23.83%的學生網購頻繁,平均1個月3次以上。
從網絡購物選擇原因上來看,61.59%大學生認為購買方便、節省時間;其次網購價格便宜,商品齊全、種類豐富、時尚新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個別學校所在地距離商圈較遠,學生會因出行、購買物品不方便而更傾向于進行網購來滿足日常需求。島城大學生選購的商品中,服飾、話費、小飾品占到前三位,書本、運動用品、數碼產品逐漸成為新增的消費需求點。島城大學生網購費用支出在生活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高。統計數據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生活費在6000元-18000元/年,84.26%大學生的網購費用在500-1500元/年。
調查
價格便宜促成更多學生網購
在中國海洋大學上大三的小劉已有3年的網購經歷,她告訴記者,上高中期間因為學習緊張,生活用品都是父母幫忙買好。上了大學后,很多東西需要自己買,宿舍里的女生也經常在網上買東西,時間久了她也逐漸習慣在網上買東西。與大多數女同學喜歡買衣服不同,小劉經常在網上買一些吃的。“比如牛肉粒、周黑鴨,一些堅果類的零食等。這次雙11我就囤了好多吃的,價格要比超市便宜近一半。”小劉說,之所以常在網上買東西主要還是看中了價格便宜。
小劉告訴記者,女生中大部分人網購主要還是以服裝和飾品為主。很多在商店看中的款式因為價格太貴買不起。但是只要想買,在網上找一找總能找到相似的款式,價格比商店便宜很多。不僅如此,因為學區離市區很遠,出去買衣服很不方便,所以大部分的女生選擇在網上買衣服。
“我一般在網上買書,還有電子產品。”在青島大學上大二的小周告訴記者,同樣的書在網上要比在實體店便宜三分之一,而且還能送貨上門。對于電子產品,雖然不會便宜太多,但是多少能便宜幾百元,對于大學生來說幾百元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在網上買數碼產品也有風險。”小周說,因為無法看見實物,他同宿舍的一個同學就曾在網上買手機買到假貨。
分析
網購分期付款成熱門
與此同時,在網絡購物中“分期付款”方式悄然興起成為熱門。目前,不少電商平臺都專門針對大學生消費群體推出網購分期付款活動,島城大學生有16.74%的學生進行過體驗。很多大學生表示,“分期付款”既滿足自己購買大件物品的需求,也不會在短時間內給自己造成經濟負擔。
在對進行過網購學生的統計中,有89.19%的學生曾遭遇過不滿意的網購。有64.65%的學生將“商品實物與網絡描述不符”作為網購不滿意原因的首選;其次“所購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也是大學生網購不滿意的重要原因,此選項占56.93%;因“給賣家差評而被騷擾甚至威脅”而不滿意的占23.20%,位居第三;因“商家違背承諾不能在七天內無條件退貨”而不滿意的占14.22%,位居第四。
由于 “購買的貨物沒有三包等服務”而不滿意的占12.15%,位居第五。由于“網絡已支付貨款,但未收到貨物”和“網站單方面取消訂單”而不滿意的分別占8.60%和3.09%。
問題1
近半學生遇到糾紛放棄維權
50%以上島城大學生網購過程中自我保護意識不高,對相關規則不了解。
70.17%的學生在網購前從來沒有閱讀過網站所提供的規則、條款便進行購物;56.16%的學生在進行網絡購物消費時,從來不會主動向商家索要發票。
統計顯示,74.04%的學生認為在網購中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過損害,有45.70%的島城大學生遇到糾紛放棄維權。由于大學生普遍涉世不深,缺乏相應的處事經驗,選擇進行維權的學生中,有39.64%的學生沒采取過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申訴、舉報的方式進行維權。
有過維權經歷的部分學生,在與網店店主協商沒有滿意的結果后,或者到相關部門投訴后由于證據不足、法規不健全等原因沒有達到自己的投訴要求之后,可能會選擇消極行動來對待,包括給商家“差評”,拉黑店家,以后不再選擇該店家。
問題2
輕信商鋪信譽被騙
有54.67%的大學生認為 “店鋪刷信譽、評論是假的”是導致自己上當的主要因素。
“網購分期付款”所存在的問題也讓不少大學生為難。體驗過此種付款方式的765名學生中,33.90%表示,商家雖然允許購買商品使用分期付款,但大都需要將款付給中間賣家,而不是直接與原始賣家和網站支付平臺交易,存在一定風險。23.90%的學生表示,購買的商品如處在網購信用卡還款期,一旦申請退貨,會遭遇手續無法及時終止且退費難的問題。22.52%的學生表示,雖然進行了分期付款的相關手續,但沒收到貨,且無法舉證。21.71%的學生表示,被分期付款商品 “零首付、零手續費”所吸引,聽取了賣家建議,采用了“快遞代收”模式進行交易被騙取了 “快遞代收費”等費用。
建議
學生消費更需理性
隨著大學生網購的不斷增加,在此倡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是父母提供,因此,要科學理性消費,只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大學生日常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要學會對自己的每項開支做出預算和記錄,努力樹立節約消費和適度消費的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增強消費維權意識,在遇到侵權時敢于積極利用法律等各種有效方式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建議高校多舉行消費維權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校團委、校學生會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定期組織學校學生會消費維權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專題培訓,提高校園維權工作人員素質。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樊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