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3日訊(記者 谷正原 耿潤)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貸平臺也越來越多,為許多有資金需求的人提供了便利。然而,網貸也存在一些風險和問題,比如借款人逾期還款、網貸平臺違規催收等。其中,一種常見的催收手段就是打電話給借款人的緊急聯系人。近日,市民明先生在社交平臺發帖求助,稱自己頻繁被洋錢罐平臺電話騷擾,他多次向催收人員解釋,自己跟借款人極少聯系,但平臺還是持續給他打電話、發短信。對此,律師表示平臺此做法已涉嫌違法違規,被侵權人可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不知情情況下成緊急聯系人 洋錢罐一天打十通騷擾電話
今年4月份,市民明先生工作時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洋錢罐借款平臺的催收專員,李某某因多次通知拒不還款,現性質已轉變為惡意欠款,由于對方將明先生列為緊急聯系人,希望通過明先生告知借款人,如再不償還借款將承擔各種違約責任。
接到電話的明先生感到非常的莫名其妙,“我認識這個姓李的,但是早就跟對方斷了聯系,不知道怎么能聯系上他。我再三解釋過了,但對方根本不聽,時不時就給我打通電話,來電號碼還一直在變化,手機攔截功能根本沒用。“
明先生提供了自己的通話記錄,上面有一連串從不同地區打來的電話,有時電話就間隔十幾分鐘頻繁打來。無辜地被牽扯進一個與自己毫不相關的債務糾紛,且無法擺脫,這讓明先生感覺非常憤怒及無奈。
平臺不對緊急聯系人進行核實
信網在某網絡平臺發現,關于網貸平臺騷擾緊急聯系人的投訴有上萬條,其中有不少投訴者都與欠款人不相熟甚至根本不認識。
針對明先生遇到的情況,信網嘗試下載了洋錢罐借款ios端App,下載后的第一步就是要上傳借款人的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隨后開始人臉驗證。完成實名認證后,平臺會要求用戶添加銀行卡,再根據貸款人的信息完成借款額度授信。而在申請發放貸款時,平臺會要求填寫至少兩位緊急聯系人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如不填寫,貸款申請就無法提交,信網嘗試將兩名同事的信息填寫為緊急聯系人,發現平臺不會對緊急聯系人進行核實,即使緊急聯系人隨意填寫,也不會影響到貸款審批。
平臺為何不對緊急聯系人的身份進行核實?有金融行業的業內人士分析,平臺之所以不核實緊急聯系人是否知情和同意,一方面是工作量太大,另一方面是考慮借款人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外借錢。另外,很多借款App通過用戶授權可以訪問通訊錄,也能確保緊急聯系人是借款人的熟人。更重要的原因是,緊急聯系人是一個聯系渠道,不影響借款人的資信審核和償債能力,也不承擔擔保作用。
受催收騷擾可以投訴或報警
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劉國建律師指出,一些借款人在辦理網貸業務時,亂填緊急聯系人,其實就是想著方便自己逃避債務。但這種做法并不能減輕債務,反而對借款人自己很不利。因為就算被告下落不明不出庭,法院也可以直接缺席判決,放貸方也可申請強制執行。緊急聯系人無須承擔保證責任,也不會影響個人征信。
雖然緊急聯系人不需要承擔法律上的還款責任,但三天兩頭被催收電話騷擾誰也受不了。針對這一情況,信網聯系了平臺客服,工作人員答復,被騷擾人本人可下載洋錢罐App,在應用界面下方選擇聯系在線客服,說明個人情況,客服在查證后會盡力幫助取消。
對此,劉國建律師建議,在接到此類騷擾電話后要及時錄音,明確告知對方不要再來電騷擾。如果對方不聽勸告,就可以在搜集好證據后及時向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